多名登珠峰队员出现氧气耗尽等情况?

share

乒乓王子:老吴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了,很多事情都是精力过了才知道的。估计当协作劝他下山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还有体力,怎知道下山更难。不过对于氧气的用法,这些还都是协作的责任。说白了,还是经济实力不行,看看冬奥会,有几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好,中国还不是举国之力〉 发布于 2018-09-01 06:07:43

豹子老头:等我有了钱
先用滑杆抬到6500
再用热气球运到7600
再他妈搞一个高级的直升飞机
直接飞到顶上
然后喊:我也登顶了 发布于 2018-08-31 20:27:29

wbyyhy:西怒,西怒,要讨论,从多方面找问题,解决问题,杜绝下次类似事情的发生 发布于 2018-08-27 07:24:02

勇敢的青蛙:开始看青衣的帖子6500米以下不吸氧,我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6500以下不吸、如果吸氧能保证体能为什么不可以吸呢?难道是害怕形成依赖?现在才搞懂原来是根本带不多留着后面体能最差的时候救命用的。1万多一个的氧气面罩,也真敢卖啊。但用了可能就多一条命啊!
今天看户外探险介绍几个协作,说一个是帮忙把一个少个右臂的人弄上去了,一个是帮助一个65岁的人登顶并下撤成功了。都是老外!看来其实登顶估计锻炼加上一定的训练还是能够实现的,关键还是装备啊。
不知道王石的整套装备是什么样的?还有哪个带了4个协作的体验队大老板是用的什么装备?如果要去一定要买最好的装备武装到牙齿。不然万一出点故障就有难了
给我1000万我也不去,估计也没人给我。
别样温暖 发表于 2009-10-15 09:06 if
有人帮我把哪25万掏了我就去,呵呵!估计费劲,人家得考虑个投入产出几率。要跟X花啤酒爬K2一样估计赞助商要哭。 发布于 2018-08-27 04:51:43

yemao208:因此,领队需要果断地要求登山者回头,但对于花了22万的国人,这太难了,最后全部登顶...
galaer 发表于 2009-5-22 17:15 if

兄弟,我赞成你说的这句。
一切只是为了名啊。
当时花巨资选择攀登珠峰也是为名。
对于很多只差最后一刻的人来说,谁能眼睁睁看着20W打水漂呢?
虽然我们说,登了就够了,尽力了就够了,但是对于他们来说。
到顶了才是成功,哪怕只差一步之遥。
这与我们培养奥运会冠亚军多么相似啊。
冠军就是一切,银牌?跟没得似的。

唉,怎么说呢。 发布于 2018-08-27 04:44:44

梁山:每一位登山者都应值得我们的尊敬,老吴为了他的梦想永远地留在了珠峰,他值得我们每个人的尊敬。 发布于 2018-08-27 03:29:33

浆糊:自己登山前根本不了解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是极其正常的
没有任何一个有经验的登山者会让自己的氧气轻易用完 也没有任何一个强大的队伍会让队员出现这种情况 发布于 2018-08-26 15:33:38

freeflight:话是粗了点。。。山是大家共享的,就那么一条路堵住是没办法的事情,想避免就早点出发,脚步快点赶在前头
氧气耗尽是因为走得太慢,走的慢因为队里有体力极差的人挡路,珠峰第二台阶等处是不可能超车的,所以经常堵塞。看看以往的报道就知道了,以往半夜开始冲顶,一般日出前就能登顶,这次最早的上午10点,有的人下午才登 ...
冈仁布齐 发表于 2009-5-21 23:18 if 发布于 2018-08-26 05:59:23

VeniVeniTao: 20# sino.
协作都是一个盯一个的好伐 每个登山客带一个协作 有的带两个
我认为以“旅游、爱好”为目的的攀登最好不要使用氧气,专业科考除外,否则太容易出事故了!
大菩萨 发表于 2009-9-16 09:06 if
???这句话很难理解 你是说业余上珠峰不需要带氧气 专业的才要带? 氧气瓶是做样子的? 太牛逼了! 发布于 2018-08-26 03:39:06

大菩萨:我认为以“旅游、爱好”为目的的攀登最好不要使用氧气,专业科考除外,否则太容易出事故了! 发布于 2018-08-26 02:21:48

derek_cat:

对于普通登山爱好者在八千米的攀登过程中氧气的合理使用和分配也很重要,在海拔八千米吸氧就像打兴奋剂,能提高队员的活动能力。氧气的消耗量和队员高海拔适应以及体能情况有直接的关系。这次氧气不够的队员可能 ...
爵士冰 发表于 2009-5-26 23:12 if
25万都花了,再花一万多买个面罩应该不是问题,尤其氧气对于菜鸟级的登山是生死攸关的

看了十一郎的文章,知道氧气只有3瓶,如果向导可以无氧登山,那么多一瓶。。。。 发布于 2018-08-21 18:39:14

爵士冰:

俺六哥登卓奥友回来后也跟我提过氧气的事情,他说他的氧气流量一直都开得小,再加上他体能超好,快上快下,下撤的时候氧气剩下了相当多,所以后来才敢直接把氧气开大流量以利于让体能保持在相当水平撤回大本营。
凌桑 发表于 2009-5-25 02:27 if

对于普通登山爱好者在八千米的攀登过程中氧气的合理使用和分配也很重要,在海拔八千米吸氧就像打兴奋剂,能提高队员的活动能力。氧气的消耗量和队员高海拔适应以及体能情况有直接的关系。这次氧气不够的队员可能是在有些方面准备不足,造成氧气消耗量过大,积累这些经验也是需要循序剪径的过程。
现在国内商业队使用的氧气面罩也是老式的,有很多问题,很容易造成气管冰冻。新款的面罩分流导气,一万多一个。 发布于 2018-08-21 18:35:53

凌桑:俺六哥登卓奥友回来后也跟我提过氧气的事情,他说他的氧气流量一直都开得小,再加上他体能超好,快上快下,下撤的时候氧气剩下了相当多,所以后来才敢直接把氧气开大流量以利于让体能保持在相当水平撤回大本营。 发布于 2018-08-21 16:52:38

登山小子:呃,我不知道,我只爬过5000多的山,不需要氧气。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时,一定很可怕。 发布于 2018-08-21 16:18:45

脱氧核糖核酸:就出现多例氧气不足和首登时间的情况来看,同意堵车造成氧不足的观点。但是,大本营指挥和协作对氧消耗应该有清醒的把握,而有没有下令让肯定回程氧不足的队员下撤应该会是事后查证的主要点。 发布于 2018-08-21 15:27:14

玩偶舞会:氧气耗尽是因为走得太慢,走的慢因为队里有体力极差的人挡路,珠峰第二台阶等处是不可能超车的,所以经常堵塞。看看以往的报道就知道了,以往半夜开始冲顶,一般日出前就能登顶,这次最早的上午10点,有的人下午才登 ...
可以表达观点,但要注意语气不要伤害别人。登山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发布于 2018-08-21 15:26:27

laogui918:氧气耗尽是因为走得太慢,走的慢因为队里有体力极差的人挡路,珠峰第二台阶等处是不可能超车的,所以经常堵塞。看看以往的报道就知道了,以往半夜开始冲顶,一般日出前就能登顶,这次最早的上午10点,有的人下午才登 ...
冈仁布齐 发表于 2009-5-21 23:18 if
兄弟你父母作你的时候一定是被一头傻驴把脑袋踢了!!否则不会整出你这么个脑残儿!! 发布于 2018-08-21 14:53:50

galaer:看了《走进稀薄地带》和discovery超越极限,珠峰对业余登山者主要的困难就在于顶峰氧气问题。
不管是南坡的希拉里石阶和咱们北坡的二、三石阶,都难以携带超量氧气通过,夏尔巴人也难。
因此都要把氧气藏在石阶之下,如果不能及时返回就惨了。
而那些没有协作帮助背氧气的职业登山客,更是需要下撤到营地。
因此,领队需要果断地要求登山者回头,但对于花了22万的国人,这太难了,最后全部登顶 发布于 2018-08-21 14:40:37

玉郎: 27# 冈仁布齐
不是光负责收钱,还要负责考察。你说这些话,有点“损”! 发布于 2018-08-21 14:35:31

塞上鸿鹄:氧气耗尽是因为走得太慢,走的慢因为队里有体力极差的人挡路,珠峰第二台阶等处是不可能超车的,所以经常堵塞。看看以往的报道就知道了,以往半夜开始冲顶,一般日出前就能登顶,这次最早的上午10点,有的人下午才登 ...
冈仁布齐 发表于 2009-5-21 23:18 if
咋这么不和谐呢,尊重我们的山友!

氧气吸入太快吧,体力消耗太大时应该都在大口的呼吸!是不是整个容量大的氧气带上? 发布于 2018-08-21 14:32:51

携手:氧气耗尽是因为走得太慢,走的慢因为队里有体力极差的人挡路,珠峰第二台阶等处是不可能超车的,所以经常堵塞。看看以往的报道就知道了,以往半夜开始冲顶,一般日出前就能登顶,这次最早的上午10点,有的人下午才登 ...
冈仁布齐 发表于 2009-5-21 23:18 if
“一个老鼠坏一锅汤,吴文洪一类的老鼠屎以后绝对不能带上山了。”
****************
你这叫放屁!你还是人吗?!什么玩意儿!!! 发布于 2018-08-21 14:03:50

湘西土人:老鼠屎?这么说不觉得太过分么?
当时选择队员时干什么去了?
觉得他不行,当时就不要选他;既然选了,就要对他负责。这是商业登山的基本原则吧。 发布于 2018-08-21 14:01:44

想啥讲啥:氧气耗尽是因为走得太慢,走的慢因为队里有体力极差的人挡路,珠峰第二台阶等处是不可能超车的,所以经常堵塞。看看以往的报道就知道了,以往半夜开始冲顶,一般日出前就能登顶,这次最早的上午10点,有的人下午才登 ...一个老鼠坏一锅汤,吴文洪一类的老鼠屎以后绝对不能带上山了。

冈仁布齐 发表于 2009-5-21 23:18 if
人家出钱,交费的时候是大爷,现在成老鼠屎了.看来是道德问题了. 发布于 2018-08-21 14:01:00

冈仁布齐:氧气耗尽是因为走得太慢,走的慢因为队里有体力极差的人挡路,珠峰第二台阶等处是不可能超车的,所以经常堵塞。看看以往的报道就知道了,以往半夜开始冲顶,一般日出前就能登顶,这次最早的上午10点,有的人下午才登顶,这么慢氧气不耗完才怪。一个老鼠坏一锅汤,吴文洪一类的老鼠屎以后绝对不能带上山了。 发布于 2018-08-21 13:59:12

老革命:1、攀登者的流量可能开的太大以致氧气提早用光
2、天气原因过于寒冷致使面罩出现问题或者出气孔被堵塞以致吸不到氧
紫笛依扬 发表于 2009-5-21 14:15 if
3、一瓶冲顶前晚睡觉就开始用的氧气。。。省啊省啊直到下山。。。 发布于 2018-08-21 13:56:51

龙江天下:我觉得都是相互的
商业登山的拜金和参与者的急功近利都是产生吴事件的原因! 发布于 2018-08-21 13:52:53

厨房里的刀客:使用者对流量控制掌握问题? 山寨版的氧气 ?
飞禽走兽 发表于 2009-5-21 15:22 if

山寨绝不可能。都是外国的氧气。中国还没能力生产。流量控制是真的,情绪的紧张意识的模糊都会增加氧气量的消耗。问题时,在那高度,协作也未必就有体力和精力盯着你的流量计看,这个就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使用感觉。一个从没上过雪山的人 仅仅在大本营1个月的训练怎么可能对器材纯熟运用? 发布于 2018-08-21 13:43:45

红尘有我Y:在顶上十分钟,不知道看到想到了什么?希望楼主兄说说...... 发布于 2018-08-21 13:39:54

赢在高处:今年好多人都出现了这种情况。不知道是氧气面罩不好还是氧气的流量控制的不好。 发布于 2018-08-21 13:39:30

微笑的左手:三、一个ID 风中丝绸的人写道:“无氧登顶,我为你骄傲”,(据传青衣佐刀也出现过氧管冻结缺氧区断氧的情况?)
拖出去斩了!
准奏! 发布于 2018-08-21 13:39:28

紫笛依扬:1、攀登者的流量可能开的太大以致氧气提早用光
2、天气原因过于寒冷致使面罩出现问题或者出气孔被堵塞以致吸不到氧 发布于 2018-08-21 13:38:20

sino.:

一、2009年5月20日 蒲 伟自述:
16号晚12点到1点,我们A组12人带着头灯,一字长龙般的向珠峰挺进,夜里一片漆黑,什麽也看不见,没有任何思想只有用尽全部的体能去向上走,10点05分,我以第二位的速度登上向往以久的珠峰顶端,但由于天以亮,风极大,温度大概在零下40度左右,我可能在峰顶呆了不到10分钟,就必须赶紧下撤了。在下撤的徒中,我才发现右脸严重冻伤,右眼也看不见了,因为峰顶向朝右,所以在峰顶多呆一分钟,就有一分钟的危险。在下撤的途中,我对山的体会更加明确,前边的训练是对山的“敬”,而在下撤时全部都是对山“畏”的部分,由于我右眼完全看不见,所以自己很担心左眼的情况,如果两眼都看不见,我就无法下撤。更令人担心的是在8600米-8500米的徒中我的氧气面罩的氧吸光了,我马上跟向导沟通,他立马顺手拣了路边以前遗弃的气罐给我带上,这样我硬挺到8300米,到了8300和7790米,很多山友都及其疲惫,我也一样想在7790米露营,但向导坚决制止,说很多事故都是在下撤时休息,然后一睡不醒,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我坚持控制自己一定要挺到7028米。沿途看到或睡或仰的几具尸体又给我增加很多精神压力,夜晚上山时看不到路,但此刻看到1、2、3台阶的状况和横切时道路的陡峭情况,不禁更加畏惧。我必须坚持!一定要坚持到7028米,这就是当时的所有意念。



二、据了解,在肖屹巍下山的时候,在8700米的地方,他突然感觉无法呼吸了,一看之下才发现携带的氧气瓶里的氧气已经耗尽。尽管此时向导就在7米开外,但肖屹巍已经喊不出话来,他感觉死亡正在步步逼近。情急之下,肖屹巍拉动绳子,打着手势,向导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把氧气给肖屹巍带了上去,成都小伙子终于得救了。回到5400米的营地,已经连续攀登了22个小时的肖屹巍终于缓了过来,劫后余生的他感慨地说:“给我一千万,我也不会再来了。”


三、一个ID 风中丝绸的人写道:“无氧登顶,我为你骄傲”,(据传青衣佐刀也出现过氧管冻结缺氧区断氧的情况?)

四、有待补充。。。。。。





逝者走好!




吴文洪是不是也是因为氧气问题引起的高反致命现在很值得质疑了!


山寨绝不可能。都是外国的氧气。中国还没能力生产。流量控制是真的,情绪的紧张意识的模糊都会增加氧气量的消耗。问题时,在那高度,协作也未必就有体力和精力盯着你的流量计看,这个就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使用感觉。一个从没上过雪山的人 仅仅在大本营1个月的训练怎么可能对器材纯熟运用?厨房里的刀客 发表于 2009-5-21 16:36 if



协作是没有精力盯着每个人的流量计看,把一群不熟悉装备使用的人带上珠峰,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一个专业高山的组织所为,很不负责! 发布于 2018-08-21 13:36:12

更多多名登珠峰队员出现氧气耗尽等情况?相关问题

问题:多名登珠峰队员出现氧气耗尽等情况?

回答:200出头奥普兰德有点后悔有经济能力的话还是买好点的毕竟鞋重要性也很高 详情 >

问题: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淄博晚报记者独家专访队员和夏尔巴领队还原山难

回答:奥索卡的 不错前段时间在淘宝上淘了件 1800对这个无语了,我前段时间出掉没穿几次的ozark不到500 详情 >

问题:独登珠峰能不用圣山铺的路绳么?

回答:买了,用了,自己感觉OK 那就是成了!!! 在好的装备,最后还是靠脚来走的。重要的是 体力 和 心态 详情 >

问题:转载 珠峰登顶遇难者留下疑问 最高登上黄山却如何获批

回答:楼主光听你说登山包的牌子了 也没看见登山包的图片 很难说出好坏来  详情 >

问题:珠峰上的生与死:救还是不救?

回答:没用过。不过我用deuter的包包。还满可以的。www.82624.com 这里有打折的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