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上的生与死:救还是不救?
rc刺杀:攀登就是冒险,登山者都要有丢失生命的思想准备(否则也不用签那个生死状了)。在极限地带,救援原本就非常艰难。因此,除了体能、技术、装备,运气也很重要。救与不救,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很多都是被迫放弃。 发布于 2018-10-01 15:30:04
叶小枫:06年的事还有啥好谈的。业内业外太多评价了。
雪山救援是必须在能充分保证救援者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开展救援活动。 发布于 2018-10-01 12:51:03
头上三炷香: 说的很现实。不过,实事就是如此,没有自我保障意思,只会给别人添加负担。 发布于 2018-10-01 11:56:20
Lukez:首先我决不会去登珠峰。对登珠峰的人来说,自身都难保,怎么救人? 发布于 2018-10-01 10:58:14
keewell:回复 孙斌 的帖子
说得好!理想之于行者,是向上的动力,而安全之于行者,则是快乐的基石。 发布于 2018-10-01 09:56:14
孙斌:在2006年,当时David Sharp事件时,写的文章:
尊重登山者的选择-致珠峰上的人们
2006年的5月,珠峰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夏普的死去与霍而的获救、几个中国人的登顶与没有登顶、截肢的盲眼的上去了而强壮的下撤了。这些事情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引发了激烈的讨论,高尚与可耻,英雄与懦夫成为大家评价和争论的关键词。
有人向我描述登山运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现在说起高海拔登山和攀岩,普通大众都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大街上穿户外服装的越来越多,你背个大包,全副武装地上地铁,大伙也见怪不怪了;山里发生的事情也总能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从2000年的玉珠峰山难到2003年北大希峰山难、从成都大雪塘事件到2003年“站在第三极”大型登山活动,这些山上发生的故事在当时都引起了大规模的讨论。登山运动正成为普通人在闲暇时候的一个选择。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认同一个观点:登山运动只是一个体育活动而已,是众多运动项目的一项,只是运动环境很特殊而不为人熟悉。然而,曾几何时,登山者总是被冠以高尚的头衔或者英雄的光环,好像随便一个普通人一登山就会脱胎换骨,就应该崇高伟大。但是一回到城市,马上堕落为平庸,又变回一个普通人。奇怪的现象。然而,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的登山者都只是“凡人”,谁比谁并强不了多少。
为什么去登山,或者说为什么去登珠峰,一万个人可以有一万个理由和动机。而且从现在到将来,必然有更多的人去挑战珠峰,只要他们的行为不触犯法律,做秀也好、个人英雄主义也好、见死不救也好……我们好像也无法回避而只能接受。而另一方面,登山者也是人,我们应该相信并尊重登山者在高海拔艰难的攀登过程中所做出的理性判断。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要求一个登山者做他不愿或无法做到的事情,也不应该对登山者的道德妄加评论,强迫登山者放弃他不愿放弃的:包括本属于他的荣耀、生命、判断力和其他。
针对这次夏普的死去与霍而的获救,我赞同这样的观点:赞扬能救人而救了人的人,不谴责没能力救人而没救人的人,谴责有能力救人而没救人的人,而至于他们有没有能力救人,我们不知道,不能在随意猜测的基础上说三道四。登山的环境是特殊的,对人的精神和体力的要求也是特殊的,作为“凡人”的登山者,我们可以象平时一样提倡所谓的“见义勇为”“大公无私”,但这作为“要求”是不恰当也是不现实的,更不用说那些没有意义的“见义勇为”与“大公无私”。
2006年珠峰发生的事情,在将来的珠峰上一样会一次次的出现,人们照样会去攀登,去追求他们的理想-不同的理想,不会因为我们的关于高尚与可耻、英雄与懦夫的讨论而改变多少。那么抛开这些议论,我们应该去做哪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想想珠峰会欢迎什么样的人?如何提高攀登的安全性?如何保护自己又不影响其他登山者的安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光顾珠峰,甚至把珠峰当作主题公园,我们来看看珠峰上发生了什么:
永远留在珠峰的夏普只准备了两瓶氧气,就尝试攀登,最后死于缺氧和冻伤;
被救下来的霍尔,在8600米被发现的时候,“没有戴帽子也没有戴手套,没有太阳镜,没有戴氧气罩,没有高度计,没有冰爪、氧气、睡袋、防潮垫、食物以及喝水的杯子”,麦尔斯-奥斯伯恩们放弃了登顶,给予了他帮助,最后霍尔在奉命上去救援的夏尔巴们护送下艰难的下撤了。从山上回来后,麦尔斯-奥斯伯恩们虽然没有后悔,但最真实地感受是除了失望没有任何别的想法,他们差一点就登上顶峰。珠穆朗玛峰是一座奇特的山峰,因为攀登珠峰需要很多的努力,资金和物力的消耗尤其可观,而顶点也对登山者存在着巨大的诱惑;
更多的登山者只须愿意花钱聘请向导协助,便能换取登顶世界最高峰的荣誉。而他们体能、经验的不足使他们更容易暴露在“8000死亡线”所带来的各种可怕的危险中;
由于攀登高海拔山峰需要办理登山许可证、雇用劳务服务,再加上车辆、住宿、物资储备等开销,全部费用相当可观。优质的境外商业登山机构的报价在人均5-6万美元左右。然而,近年来越来越热的商业登山而引发的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一些境外旅行社组团费用较低,人均只需要5-6千美元,但是不为登山者配备高山通讯设备,不提供山区的气象资料,也缺乏必要的向导和协助服务;
攀登珠峰的人越来越多,6500米前进营地正成为一个浮在粪便上的营地,在北坳和以上,越来越多的垃圾甚至尸体正逐渐使珠峰失去光彩。
那么,所有这些抱着不同目的或者心态去攀登珠峰的人们,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吧:
1、充分认识攀登珠峰风险,如果自己在上面出现危险,他人也许会选择救援,也许不会;救援可能成功,但也可能不成功
2、攀登过程中,努力不去影响他人;
3、不要对本来就脆弱的珠峰环境产生更大的冲击;
4、去救自己“能够”救的人;
5、掌握攀登珠峰需要的足够的技术和经验、储备足够的体能,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或者找最有经验的商业登山机构,请到足够而且强壮的向导,使自己能够更安全的攀登;
6、遵守攀登珠峰的规律,不要让自己成为将来大众的谈资;
7、最后,祝自己好运!
珠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可能是每一个登山爱好者心中永恒的女神,为了我们自己的梦想,为了更多人的梦想,为了珠峰的圣洁和美丽,我们的步伐应该勇敢而慎重,坚定而宁静,让我们带这一份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心境走近珠峰,追逐梦想!
发布于 2018-10-01 09:53:54
LOL:
登高为了什么?
进入死亡地带为了什么?
为了证明人命能存活?
为了证明人性能存活!
看楼主介绍,其实都是救了的。只不过有的是救不了而已。并非救与不救。当然,看着一个生命活生生的离去是痛苦的,生命对于救援者是无能为力,对于被救者,也同样无能为力罢了。
发布于 2018-10-01 09:25:01
野鹤闲云:
上个月林肯霍尔(Lincoln Hall)因癌症于3月20日去世,他的去世和珠峰登山季节的到来再次引发了国际登山界对珠峰上生与死的讨论。近年来在珠峰的历次攀登中,没有像2006年春季所发生的两起事件更加引人关注了。那一年大卫夏普(David Sharp)的遇难1]与林肯霍尔的获救成为登山界永恒的话题。俩人的遭遇类似,都是在登顶后因体力衰竭而被困在了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两人又都是在第二天被发现。大卫没能得到有效的救援而遇难,林肯因Dan Mazur等4人放弃登顶而被成功地救下了山。两者类似的遭遇不同的结果在当时引发了一场8000米之上道德的大辩论,本坛中也有对此事件的讨论。8000米以上通常被称为死亡地带,其救援的特殊性不仅在于非常艰难,而且也在于救援人员的生命也同时处在危险之中。所以救与不救?能救还是不能救?是摆在当事人面前最为艰难的抉择。先抛开道德的因素,而只从技术上讲,到目前为止8000米以上几乎所有成功救援的事例都是在当事人还有行走能力的情况下实现的。换句话说,8000米以上救援成功的前提是当事人自己还有行走能力,否则救援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的,甚至还会搭上救援人员的生命。2006年大卫与林肯两人虽然遇险的情况差不多,但一个根本的不同点是在他们被发现时大卫已不能自己站立而林肯还有行走能力。这也是俩人结局完全不同的根本原因。如果有效的救援已确认不可能,那这时保障救援人员的生命就成为考虑的焦点了。把夏尔巴和救援人员的生命无偿地置于危险之中也不是一个领队负责任的作法。例如,2010年金洛克(Peter Kinloch)登顶珠峰下撤时在8600米左右双目失明,最后确认救援无效时,领队只能让救援人员忍痛放弃金洛克。值得一提的是金洛克参加的登山队正是2006年成功救下林肯的那支登山队,而领队也正是救下林肯的英雄Dan Mazur。那天Dan Mazur在8300米的突击营地指挥冲顶。在救援金洛克12小时而无效的情况下,Dan Mazur不得不作出痛苦的抉择:放弃救援,保证救援人员的生命。从这里也可看出,救援能否成功并不是愿不愿意和尽不尽力的问题。在明确救援已不能成功的情况下,是否要作一些力所能及和一些人道的努力?这也是2006年大卫夏普遇难后许多媒体报道的重点。很不幸,许多文章说登山者漠视大卫的生命,似乎想描绘出一副见死不救的冷血画面。我认为这些报道是不公允的。事实上,当大卫第二天被发现时,许多队员试图帮助他。罗塞尔队的夏尔巴领队普巴扎西就实施了几个小时的救援,但最终因大卫完全丧失了行走能力而失败。在《珠峰:超越极限》的纪录片中,可看到队员因无奈放弃大卫回到营地后痛哭失声的画面。在后来较为认真负责的调查报道中,Nick Heil写的《Dark Summit: The True Story of Everest’s Most Controversial Season》最为公允。
tml tml hp?mod=viewthread&tid=60857 tml
发布于 2018-10-01 09:24:49
更多珠峰上的生与死:救还是不救?相关问题
问题:珠峰上的生与死:救还是不救?
回答:没用过。不过我用deuter的包包。还满可以的。www.82624.com 这里有打折的 详情 >
问题:独登珠峰能不用圣山铺的路绳么?
回答:买了,用了,自己感觉OK 那就是成了!!! 在好的装备,最后还是靠脚来走的。重要的是 体力 和 心态 详情 >
问题:今年珠峰死了多少人?
回答:冷山2,exped sirius 2, exped polaris,exped venus,hilleberg unna,easton hattrick2,terra nova super voyage,integral design silnet,bd lighthouse,bd tempest,nemo quantum,nemo pentalite,nemo moki 详情 >
问题:野外感到身体不适咋办?
回答: 2015年的11月份,对于北方的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月份,开始阴雨连绵,后面鹅毛大雪,冰天雪地。能见到太阳公公成为我们一个奢侈的愿望。虽然天气寒冷,路面湿滑,但为了生存,每天我们还是要在自己的交通工具陪伴下按时上班。下面小编从网上搜集了几项我们... 详情 >
问题:谁能拉到登珠峰的赞助啊?
回答:买不起,不选了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