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杨春风又带来山难?--珠峰南坡现场报道
鱼游天:老杨攀登马卡鲁没组织商业队也只是个人攀登,所以说刘向阳不是老杨的队员,了解事情经过更应该咨询向导公司7 summit 发布于 2018-10-16 18:22:06
derek_cat:好像多数人认为大牛才能去8k。。。不过,再考虑一下的话,真正的大牛,都是无氧登顶,然后经常是踩着滑雪板下降的,哪会参加什么商业队呢?。。。 发布于 2018-10-16 17:44:19
derek_cat:好像组织道峰的那个公司已经不在了吧。。。。杨说那是公司的运作,跟他个人没关系。。。后来好像大家也都淡忘了道峰山难。。。 发布于 2018-10-16 17:43:50
evelooks:您这样说,不仅是抹黑了杨春风,还侮辱了已逝的刘向阳先生 发布于 2018-10-16 16:45:14
漫漫步:我拉你去,团费全我出,你去不? 发布于 2018-10-16 16:44:40
+mh:马卡鲁在国际登山界叫"climber's mountain",就是说不是那些跟团上珠峰之类的”旅游登山者“的山峰。国内没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应该考虑登这座山。在那里有向导也很危险,稍微有点失误就后果严重,而不出小失误是要多年多次攀登的里程积累才逐渐达到的境界。国内就是登过珠峰也在这方面”挣不了几分“,因为你就是把冰爪忘在大本营也不是大问题,有协作给你兜底。
我能想象杨春风很想爬、也够得着这座山。但刘向阳为什么要去爬?是什么人说服了阅历这么浅的人去爬这么座不是很有名,但很有技术难度8000米?
杨春风要是不站出来明确说出自己在这里不曾有拉一个初级票友去获得更好的团费的行为,那必然会招致怀疑。这是个客观现实。
发布于 2018-10-16 16:44:19
假行僧、.:落石直接砸中面门的是他?没想到啊没想到。。 发布于 2018-10-16 16:25:36
海韵涛馨:向逝者致敬!
另楼主混淆视听了,楼主跟老杨有仇吗?老杨的商业队伍在珠峰南坡,马卡鲁不是老杨的商业队伍,老杨也只是一名攀登队员,不知道就不要乱开黄腔,谢谢…… 发布于 2018-10-16 14:33:28
灾区加油:8000级别,死亡和回家吃饭一样的简单!
有什么好解释的!‘
报名参加就意味着要承担风险的!
去的人都清楚!
还运遗体下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家属不懂!难道登山的人不懂吗!!! 发布于 2018-10-16 13:30:24
evelooks:首先,对刘向阳先生的遇难表示沉痛哀悼,愿逝者安息。
主要是想对楼主说两句。在没有查明事实之前,就迫不及待地用马甲发出这种混淆视听的帖子,你先别质疑别人在高海拔地带的责任问题。就你本身处在低海拔,大脑并不缺氧的情况下,做出这种事情,你负责任吗? 发布于 2018-10-16 10:46:57
苏拉王平:首先,还是要对山友刘向阳的遇难表示哀悼!
个人立场说两句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登山是项有生命危险的运动,超过7000米的海拔以后对于常人来说更是属于“死亡地带”。我们热爱登山,因为是在挑战各种极限,以及带给我们不同于常人的特别体验。很多现实也告诉我们,无论多高海拔的山峰,都会有生命危险。8000米级的山峰更是“死亡地带”,在7000米以上的海拔,很多人都会不是自己,空气稀薄,脑子反应迟钝,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了。就好比一个小孩在这么险峻的道路上行走,你说能不危险吗?
其次,是对登山运动的正确认识,以及在平时加强登山技能训练,熟练掌握技能。所以积累攀登经验非常重要,不光是海拔经验,更重要的是需要超级熟练登山技术操作、高山技能、攀登经验。在低海拔攀登时,我们需要能够做到熟练的操作各种技能,让技能形成一种惯性操作,不需要用太多脑子去想每个保护站怎么过,每脚怎么去踩,这样到了高海拔攀登时,出错的可能性就小很多。
国内还没有形成健全的登山运动管理体系,也缺乏相应的法律体系。登山运动正在发展,法律与管理体系不健全,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名成年人,既然选择冒险挑战“死亡地带”,大多数时候需要自己来为自己的选择来承担风险和后果。在那个海拔高度,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向导和领队也同样处于“死亡地带”,他们首先也要确保自身安全,不能时时刻刻关注每一个队员的一举一动。
相比国外,户外运动发展比较成熟,在选择一项明知有风险的运动时,参与者会对自己的行为选择承担后果,比如老外登山一般都是安全自负。但在国内,一般出事后首先想到的都是找谁承担责任,但却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法律,目前也只能从道德的角度进行探讨……总之,一句话,高海拔登山安全,百分之八十靠经验、技能、商业服务,另百分之二十就靠运气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希望大家心中有数才出发! 发布于 2018-10-16 09:46:50
tearofsoul:
这次他们的尼泊尔7 summit 探险公司是不是这个?
www.7summits-adventure.com 发布于 2018-10-16 08:39:37
火龙lyh:愿老乡在喜爱的雪山上好好安息,国人对死亡的态度同西方人不同,可怜的是逝者的家属。 发布于 2018-10-16 08:28:41
喀纳斯湖:看来楼主又准备对杨春风下手了....当你爱上雪山的时候,其实早应该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千万不要把生命寄托给别人。雪山攀登属高危运动,能力、运气兼而有之...如果哪天不幸挂了,真滴不必怨天尤人,杨春风队伍近两年所发事故,个人认为是他点背。 发布于 2018-10-16 07:59:44
freeangel:8000以上 你指望谁能救谁???没去过雪山还是不发表意见的好 发布于 2018-10-16 07:00:50
原来是荞麦啊:跑去搜索了一下罗塞尔,下面是去年珠峰他撤队的消息,去年我们在马纳斯鲁,雪崩之后他也撤了,还有其他的队也撤了。有些被迫放弃的队员觉得很遗憾,因为他们自己并不想放弃。登山的风险判断,尺度很难把握,很难讲对错。个人建议充分了解各队风格,然后选择自己信任的领队。
A couple of weeks earlier, an equally surprising, if less sensational, story emerged from the mountain, this time from Base Camp. I’m referring to the unprecedented May 7 decision by Russell Brice, owner and expedition leader of Himalayan Experience (Himex), one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successful operators on Everest, to cancel his climb, pull up stakes, and go home. Himex has run commercial trips on Everest since 1994, and this year had more than 60 team members on the hill, not to mention a village worth of tents, food, fuel, ropes, radios, and other gear and supplies. Clients had coughed up a nonrefundable $60,000 for the climb, and they’d barely ventured above base camp. After the fateful meeting that morning, Greg Paul, one of the Himex team members who was blogging about his Everest climb, wrote, “Jaws dropped and shock spread throughout the room. Long held dreams, years of training, big time and financial commitments all down the drain in one pronouncement.”
A few days later, Himex elaborated on the specific reasons the team decided to abort. These included dramatic warmer-than-usual temperatures; dire warnings from experienced sherpas passing through the Khumbu Icefall about its instability; a massive serac (a hanging ice-cliff) directly threatening climbers from above the trail; abundant rockfall on the Lhotse Face (a steep section of the route); and at least two near misses from avalanches earlier in the season. If overcrowding was also part of their calculus, there was no mention of it on the site.
发布于 2018-10-16 06:29:02
darkblueocean:另外,我希望大家也都心平气和,失去亲人或者朋友的肯定心痛(楼主的目的我不去揣测),我们也不要再多说什么了,大多数人还是尊重事实的。
死者为大,另外也考虑一下家属的感受 发布于 2018-10-16 04:35:07
darkblueocean:skyeagles说的那个完成14座的韩国登山家是朴勇熙(Park Young-seok)是亚洲第一个完成14座的登山家,2011年10月他与另两名韩国登山者Kang Ki-seok 和Shin Dong-min(中文译名不详)一起结组攀登安纳普尔纳,当天下午4点在与大本营最后一次通话中他说,由于天气过于恶劣和途中发生岩崩,他们放弃冲顶,随后与大本营失去联系,后被确认死亡
tml
tml
pg
这张经典的照片估计大家都有印象
朴勇熙现年47岁(1963年10月13日出生),2005年4月30日成功完成北极点徒步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满贯(大满贯指:南北极徒步穿越、登顶7大洲最高峰以及登顶14座8000米山峰)的探险家,也是世界上第8位完成14座8000米山峰的登山家(2001年7月22日登顶K2完成14座,历时8年2个月零6天);2009年5月22日,他成功沿珠峰西南壁开辟新路线登顶。 发布于 2018-10-16 04:34:51
112719429:走司法途径解决,真相需要澄清,毕竟生命是珍贵的。家属们也需要知道,真相面前,杨春风未必担责,你们针对的只能是服务商尼泊尔7 summit 的探险公司。
发布于 2018-10-16 04:15:17
skyeagles:前几年不是说云南这姓刘的去攀登珠峰的时候,在8000多米位置被一块落石直接砸中面门,鲜血直流,要是那时候就。。。。。。,跟杨有何关系啊?不是说韩国有个很牛的人,好像是前十位14座的,在安纳南壁攀登新路线的时候挂了三个小弟,而且这三个都有10座左右8000m成功登岭的经历,在大山里,死是很容易的,特别是菜鸟,要是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就不要去,否则丢了小命还会被人取笑,泼妇在这里无理取闹。总之,那么残酷的地方,最好是不要去,去了小命难保也不要怨谁。
发布于 2018-10-16 03:27:20
darkblueocean:首先,还是要对山友刘向阳的遇难表示哀悼,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他遇难的事实,但逝者为大,我们都该对他持以尊重,同时也希望后续的事能够顺利地开展,也算是刘向阳大哥的家属有一个交待。
其次,楼主,发布消息真的要查证之后再说,不该轻易的枉下结论,我的文章中写的很明确(文章地址:tml),刘向阳和杨春风同为尼泊尔知名向导明玛队伍中的攀登队员,这支队伍并不是老杨的商业队伍,老杨的商业队在珠峰南坡,这是我经过证实的结论(试想一下,老杨作为一个中国人跑去国外的山峰,组织更多的老外去爬一座国外的山,老外怎么会花钱去跟他去爬?所以何来杨春风是此次登山的领队一说?)
据我所知,在这支队伍中刘向阳与杨春风的关系更像是,杨春风、饶剑峰、张京川他们一起爬K2的关系(这句话是张京川亲口对我说的)他们只是队友关系,只是因为一同参加了同一支商业队伍成为了队友,没有任何经济责任和合同关系,甚至京川大哥告诉我当时他在去爬K2的时候,自己写下声明,内容大概是那次K2攀登是他自己加入的K2的国际队伍,并非老杨的商业队,他们只是队友关系,而非客户与服务提供商,如果出现意外都与老杨没有直接关系(上述的话可以找京川大哥求证)
我写下上述文字是想让更多不知道情况的人了解事情原本的样子,不要因为之前的印象轻易的下结论
最终还是希望大家理性的看待这件事,尊重事实 发布于 2018-10-16 01:42:21
我们是清白的:登这样的山,死亡是家常便饭,和老杨毫无关系。
自己的选择,自己承受。
向逝者的勇气致敬,支持老杨继续攀登! 发布于 2018-10-16 01:17:53
小马扎:
枪手不少
家属没怪杨春风把人给弄死了。只怪为什么没有去后续的处理
杨春风个人能力不错。但人品及组织能力太欠缺了。特别道吉里说明一配一的结果没做到导致了山难,
这不光是组织能力的问题而是人品的问题了/
道吉里呢?
有些人甘愿当枪使
道吉里。是谁搞的?是谁把夏尔巴协作缩水的?又是谁先回到营地的?又有谁想起上面还有几个山友没有回来?
你没那人品没那能力就不要去组织。害人啊。 发布于 2018-10-16 00:44:12
我们曾是战士:登山的人都有这种心理准备,感觉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没做议论别个好。 发布于 2018-10-16 00:39:00
蛋白粉:逝者安息
7 summit 也是挺有名的公司,还是让公司的人联系家属比较好。 发布于 2018-10-16 00:38:36
疯狂的驴:在大街上走路都有风险,更何况登山!!!楼主这标题有点过激了。。。 发布于 2018-10-16 00:33:22
Gkzxlf:滑坠是自己的问题 而且七尖公司绝对可靠 另杨队的人品我相信 8000米山本来就是一场死亡游戏 怨不得别人 发布于 2018-10-16 00:27:08
5278349:“他们领队是杨春风,登山队里有刘向阳一个中国人,六个外国人。服务商是尼泊尔当地一家叫 7 summit 的探险公司”。
阿福,你怎么知道领队是杨春风?杨春风有能力组织6个外国人去登山吗?假如你和你的伙伴参加一支队伍去登山,如果你出现了意外,你能怪你的伙伴吗?
发布于 2018-10-16 00:13:36
欧逸:
风向很怪啊。题目就是杨春风的队伍,帖子里的人都喊着遗憾,安息。无视帖子的正题了。
帖子如果说的是真的,杨春风也很怪啊,人出事了。领队的对家属不闻不问,不理不睬 发布于 2018-10-16 00:09:36
吾爱C家单反:默哀为山友刘向阳。 发布于 2018-10-16 00:01:44
大理福哥:我叫阿福,参加了今年IMG探险公司在珠峰南坡的攀登活动。
4月25号晚,我在大本营听到昆明山友刘向阳,24号在马卡鲁雪山遇难的消息,虽然并不直接认识刘向阳,可还是难过的吃不下饭。
消息是我们的队友,也是刘向阳的好朋友彪哥打电话回昆明,从刘向阳的家属那知道的,说是被昆明另一个山友张京川告知向阳登顶后滑坠了。
他们领队是杨春风,登山队里有刘向阳一个中国人,六个外国人。服务商是尼泊尔当地一家叫 7 summit 的探险公司。
第二天在最出发上报道了这次山难事件,报道中描述了向阳在登顶下撤后滑坠摔伤头部,经两次抢救无效后死亡,遗体就地掩埋。
出事后,杨春风一直没有和家属联系过,所有的消息都是通过张京川转告的。
28号刘向阳的家属已经到达加德满都,出面的只有探险公司的一个小弟。
家属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希望能运回遗体,和了解事故的真相。
可接下来又传来第二个版本的事故过程,让这个简单的要求变成了奢望。
这次是说,在登顶后,杨春风下撤到7800米左右,和另一个伊朗队员休息,等待刘向阳和他的协作下来。当刘向阳到达,稍事休息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然后就滑坠了,遗体不知道滑坠到了哪里。
今天30号了,扬春风至今没有出面。家属们依然在加都无奈而焦灼的等待一个说法。
我是一个刚接触登山的菜鸟,了解杨春风的名气是和一系列惨痛的山难联系在一起的。
前几天还见到专门为杨春风慕名而来,找他登洛子峰的两个山友,言谈中完全把杨春风当神一样的偶像。
杨春风不断刷新中国登山死亡率,为什么还能组织带队?
为什么都能给媒体通知各种版本的消息,却不能给家属亲自打个电话?
出事已经6天了,难道还回不到加德满都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待?
说是天气原因飞不出来,可在24公里外的珠峰每天都有直升机进出?
为什么会有不同版本的事故过程?越来越对杨春风有利?
这次刘向阳的遇难会不会让杨春风的名气更响?让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发布于 2018-10-15 23:53:02
更多为什么杨春风又带来山难?--珠峰南坡现场报道相关问题
问题:为什么杨春风又带来山难?--珠峰南坡现场报道
回答:不一定要GORE-TEX,鞋子通常情况不需要真正的防水,这样只要3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很好的徒步鞋了。 详情 >
问题: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淄博晚报记者独家专访队员和夏尔巴领队还原山难
回答:奥索卡的 不错前段时间在淘宝上淘了件 1800对这个无语了,我前段时间出掉没穿几次的ozark不到500 详情 >
问题:是谁杀死了“英雄”“勇士”李斌、韩昕、赵亮?道拉吉里,杨春风,还是。。。
回答:我的是MERRELL Pulse Ⅱ 只是V底,没有GORE-TEX,网上网下一口价$90 详情 >
问题:谁能提供杨春风家人的联系方法
回答:我看好kawadgarbo卡瓦格博,产品做工用料确实比得住国外一线大牌.性价比还是很高的.风花雪月的事 发表于 2009-9-10 12:59 if卡瓦格博谈性价比?搞笑吧,看看在淘宝XXX买一件他家的软壳能在论坛买个巴塔的WINTER GUIDE! 详情 >
问题:难道是名利与金钱闹鬼?
回答:我们这边向导都是带这个去开路.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