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探讨:如何在容易滑坠路线做保护
孙斌:
结组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基本是什么情况都可以用到,但根据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处理。不同的坡度、地形、伙伴的水平等因素决定这结组的形式。由于结组是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保护而通过危险的地形,因此结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两人之间的绳子一定是紧的,如果 不紧,结组的意义就不大了。如果两人水平相当是一种情况,比如,冰裂缝的情况,那绳长就需要长一些;陡峭的冰雪坡,如果两人水平相当,绳子可以长一点,根据坡度来判断是否放置保护点,或者使用自然保护点,跟攀的人把保护点拆掉,保护点不局限在冰雪锥,插下去一个雪杖,或者冰镐,把绳子搁在上面就ok了;岩石山脊地形,根据不同地形改变两个人的绳子长度,根据情况使用锚点,最好最快的方式是使用自然的保护点。
如果两个人水平相差较大,结组又会有不同的情况,一般来讲,水平高的人不管上升下降,永远在上方。
当然这些东西都需要很多的学习和练习,做到安全而且快速是最重要的。建议大家跟随有经验的人练习,进步才比较大。
] 发布于 2018-07-29 05:45:40
晕晕狼:如果是冰坡组组的话,可以试试25度的亮冰,看看能不能拉住滑坠的或踩进暗裂缝的同伴,90%会被拉飞。个人觉得雪坡30-40二名熟悉且技术熟练的瘩档可以结组前进,如果是冰坡,基本结组就是犯错误,也许顶级高手能在30度冰坡上拉住同伴?好象也不太可能。
1拖2也就是1前2后这样方式比较好,适合裂缝区探路,第一个探路的相对较安全.
发布于 2018-07-29 01:47:52冷夜无风:
还可以对已有的贴子做些总结和分类,避免一些重复的问题(特别是重复而相对简单)将一些水平高的山友的兴致破坏
发布于 2018-07-27 12:46:36climbniu:一点拙见:结组技术因地制宜,是视地形情况始终变换着的,结组的目的和重点在于保护,为攀登者提供安全的过渡.不论运动间保护和交替都只是结组技术的一种,具体到选择应用跟攀登队伍的人数\技术水平\经验\风险控制能力\攀登地形的陡峭暴露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发布于 2018-07-27 05:36:31
阿悠:两到三人一组,尽量在每一个绳距的攀登过程中,都做一个可靠的保护站. 发布于 2018-07-27 04:14:25
咖啡勺子:1、雪崩通常发生在35度到45度斜坡之间。小毕说的这样的雪坡,除非迫不得已。避免是首先的选择。
2、如果是这样坡度及以上的冰坡,肯定用锚点下降了。
3、如果是硬雪坡,肯定也就放弃这样的路线作为群体下降路线了。沿山脊下降肯定是最安全的选择。
除开以上情况,在结组成员都能熟练应用制动技术的情况下才能结组方式攀登。否则,架设固定路线绳应该是首要的选择。
有雪覆盖的地方,就有可能掩盖了冰裂缝。有裂缝的地形,没有安全保证穿过就像穿越雷区一样的道理。一旦触雷,后果就很严重。
雪坡结组,每人之间保持15到20米的绳距,运动中保持绳子紧张。...
冰面结组,只在技术娴熟的队友或者向导/客户间选用,短绳结组(距离小于2米),冰面结组安全要点在于保持前行者的平衡(所以,这种方式,基本都是在客户/向导中采用,客户先行,向导随时关注前行者状态)。
结组技术,是独立登山者的基本技术之一,不能够对此熟练应用的人,参加商业队或者跟随有资格的向导进行攀登活动才是正确的选择! 发布于 2018-07-27 03:21:10
大唐游虾:
关于结组,登山界一直是毁誉参半,大约支持和反对的各占一半尤其是不太熟悉的山友之间更忌讳结组,因为彼此对体力 技术经验的不了解,结组更多是心理上的安慰,试想在极度疲惫状态下发生滑坠后极有可能牵连同样疲惫不堪的同伴, 当年贡嘎山难就是结组惹的祸.但前不久的半月坠入冰缝又是结组救的命
我的意见是:通过冰裂缝区适宜结组
陡坡上尤其冰坡上绝对不要结组,最好采取路绳保护,虽慢些但安全,如果队里有超过两人以上体力技术都比较好则可以采用交替先锋与收尾的方式,这样行进速度也不慢
发布于 2018-07-27 03:20:073379:
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人.
如个人技术练的不到位.
尽量不要进行这样尝试.
以免再次发生不必要......
切记,生命只有一次.
说的好.
要参加正规信誉好的商业队跟随有资格有经验丰富的向导进行攀登活动才是正确的选择!
不然的话真是要误导其他山友了.
发布于 2018-07-27 03:10:57砾岩:“冰坡应该是不允许结组的;45度以上陡坡,最好也不要用结组的。”
??????????????
45度冰,对于冰雪技术熟练体力充沛的家伙,为了快速是SOLO 的 。
有保护攀登里,最快的应该就是同时行进保护
hp?path=%2Fgroups%2Fsport.faq%2FBraveHeart%2Fmountain%2Fjishu%2FM.1143868930.a0
基本没爬过几次结组,纸上谈兵吧:理论上肯定没问题,前提是保证绳子上至少有俩个保护点可靠,攀爬者水平差不多速度差不多,路线难度在控制范围以内,配合默契操作熟练的话速度非常快,保护点的块挂上装tibloc,底下的人脱离也不会把上面的拽下来。 发布于 2018-07-27 02:59:29
jalimy:
这个问题作为技术讨论其实已经有无数文章了,楼主不可能没有看过,这个时候提出来应该是针对于玉珠而言的吧,玉珠南我只去过一次,没有楼主熟悉。但我的印象就是“干”,冰多雪少,登玉珠的又多是新人,如果没有练过冰坡行走,下来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我个人认为,如果是大型商业活动,就应该全程修路,至少中间30度左右的区域应该要修路,不然对新人而言就是有危险存在。其实现在玉珠C1 比以前的位置好,修路的路线也少,应该难度不大。
呵呵,突然想到,如果是玉珠南还是不适合结组的,要都是新人,双人结组是很致命的事情。嗯,冰坡应该是不允许结组的;45度以上陡坡,最好也不要用结组的。
哎呀,再唠叨两句吧,有很多新人和我讨论找座简单点的山学习修路啊结组啊什么的,我其实觉得都可以,我这人本来也喜欢玩悬的,但无论如何,请找一个人帮助队伍判断此处的危险到底是什么,另外,请务必在组二安排一个正规学习过滑坠制动的人。
哎呀,刚才的帖子好像是我在最出发的处女帖啊,纪念一下
我是说45度雪以上最好不要结组,45度冰50m以上路线,我是没有胆量solo和结组的,也就是交替保护靠谱点。
同时行进保护是不错的方法,但对技术要求很高,嗯,btw,其实我还是比较怕陡雪坡的。
发布于 2018-07-27 02:57:42胖鹅:说的主要是在冰雪上吧?岩石地形这样的情况应该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了。我觉得如果还可以考虑不架设路绳的话(除了要交替先锋的时候),多人结组应该都没有问题。或者一样样要保险的话就像在岩石上一样移动保护,前面一个人背三四根雪锥冰锥什么的…有点夸张~速度嘛操作不熟练也不见得快了。 发布于 2018-07-27 02:50:54
更多技术探讨:如何在容易滑坠路线做保护相关问题
问题:技术探讨:如何在容易滑坠路线做保护
回答:泸沽湖是一颇有名气的高原湖泊,位于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四川盐源县之间,距丽江大研镇270多公里,距宁蒗县城73公里。湖水面积51.8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0.3米,最深处93.5米,未受任何污染,最大能见度达12米,水面海拔2680米。泸沽湖四周森林茂密,空气清新... 详情 >
问题:如何应对户外迷路?
回答: 骑行前务必要做的6件事,以下小编来跟大家分享下。 1、请检查刹车制动系统功能,让刹车系统维持安全及有效的制动效果上车前须先了解把手控制的前后轮位置,是左前右后还是右前左后,避免紧急状况时刹车时发生危险,记著一点[刹车时要先刹后轮刹车]。而刹车... 详情 >
问题:你符合要求吗? 自主攀登雀儿山
回答: 我用的就是探路者,2005年在成都买的, 70 L,当时买的是599元,送了条信封睡袋,就我图片背上这个。钻山沟经常用,做外调有经常背着钻刺架,我觉得很好,很结实,刺也挂不破,也没有出现脱线等问题,面料防水,还自带防水罩,现在已经用了5年了,除了外观... 详情 >
问题:讨论:如何在先锋后更安全地拆除线路上的快挂!
回答:data:image/png;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gwAAACpCAYAAABHyGV7AAAgAElEQVR4Xuy9B7wcV3k2/m6/e/f2ol4sF7nIuBtjMKYFjBsugO1ATIKBEEjPP8kXQg2EXr6EfKEkJgkQAsQBQ3DDDQzuDVku2JaLrC5d6fa7e7f/n+fMjjR3PDPnzEqGK3RWv/tb7e7MmTPPOXPe57w1Ua/Xm2JfFgGLgEXAIm... 详情 >
问题:个人浅谈登山经验(原创)
回答:回复 满手都是炸 的帖子请推荐一款户外徒步鞋,防臭的。还有一款雨天可在城市上班坐车走路时穿的鞋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