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该如何训练
无情式成长。:曾经看到一篇关于攀岩训练方法的介绍,对于我们攀岩爱好者来说还是挺有帮助,希望岩友们科学训练,不要受伤,快乐攀岩,水平攀升。攀岩训练的四个要素:
体能,技术,心理,应变
一、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包括最大力量,耐力,柔韧性。
最大力量:
众所周知,攀岩运动员要求的并不是单一力量的一味提高,更不是结实的肌肉。他要求肌肉和力量的平衡发展,而且力量方面的训练最好不要脱离岩壁,在这里我们要引入对抗肌这个词,在纯力量练习时,可能会练出一些在真正攀岩时发力方向正好相反的肌肉,这样就会影响你在攀岩中的表现,所以在平常的力量练习中,我们应尽量把力量训练和岩壁结合起来。
例:手臂最大静态曲臂悬垂力量训练
首先找一个恰巧能让你曲臂悬垂6秒的重量,然后在此重量下曲臂悬垂6秒,接着不要休息,连续做25个移动(move),必须在100秒内完成,仍然不要休息,回到做悬垂的地方,加上刚才的重量继续6秒的悬垂,再25个move,这样连续6-15次为一组,中间休息30分钟,做4-5组。
注意休息的时候不要让身体凉下来,作一些轻微的活动或柔韧性练习。
攀登的动作难度一般比你最大攀登能力底,但具体底多少要视个人情况和训练进度而定。
这样训练每周进行2-3次,持续6周。但如果是赛前的话一定要留出10天的休息时间。每次训练可以选择三个不同部位的肌肉进行训练,但同一肌肉的训练必须安排在2-3天后,也就是说最大力量的练习必须有2-3天的休息。
同理,手指的最大力量也可以这样练习,专门的指力训练,比如指力板的训练。
但训练结束后如何知道自己的进步呢?你可以在开始6周训练前尝试攀登一条你无法完攀的力量型路线或抱石路线,等训练结束后再重新尝试这条线路,看看你的进步有多大。
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是非常痛苦的,他需要你达到体能的耐力极限,而且耐力的训练基本都是在岩壁上完成的。下面是耐力训练方法的一些介绍:
首先选择一条自己能轻松完攀并且可以向下攀登的线路,路线难度试个人情况而定,当然,难度越大越好。具体做法如下,向上攀登一次然后自己向下攀登,紧接再次向上攀登(既两上一下),之后休息1分钟。开始第二次,这样连续6次作为一组。一般的训练进行3-8组,每组之间休息5分钟。这样的训练可持续9周。
也可以把9周作为一个大周期,把其再分成三个小周期,每个小周期3周,第一个三周的强度最大,第二个三周强度略减,第三个三周的强度可以更小。
同时在耐力训练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弱项进行练习,设计不同的专项路线,比如整条路线都是交叉手,也可以全是侧身的动作。用与力量训练同样的方法评估自己的训练成果。
柔韧性和平衡:
拉韧带训练一般安排在每天早上起床或每次训练热身后。同时拉韧带要注意的一点,拉的时候力量要从小到大,当到达最大力量时,开始放松,不要间断发力,应匀速加力。
平衡感的训练方法较多,可以走钢丝,或在岩壁上找一支点,单足踩点寻找平衡感觉。
找一根圆木和一块木板,把圆木放在地上,木板放在其上,人站于木板上,使木板两端不要着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平衡感的方法。
二、技术训练
1. 单点触点的训练
在一块装满支点的岩壁上,选择一个支点(支点选择由攀登者的攀登者水平来定,初学者可以选择非常好抓的支点,水平高的攀登者可以选择比较难抓的支点)用一只手抓住,然后用另一只手去触身边的其他支点,可以不断调整身体的姿势,脚点可以任意使用,触到的支点越多越好,唯一限制是你的手不能离开最初你选择的点,且不能换手。这个游戏可以把几个人分成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看那组的成绩好。
2. 单点握点的训练
这个游戏与上一个的规则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你一手抓点,另一只手不是触身边的点而是抓握住身边的点,并且同时可以将开始握点的手松开。
3. 速度感的训练
选择难度较低的路线(横移路线或向上攀登的线路均可)以不同的速度进行攀登,保持动作的连贯,不要换手,保持两臂的均匀发力,不能停顿休息。
4. 脚上手点的训练
攀登一条线路的时候,你的脚点只能是你手抓过的点,很简单。
5. 慢速攀登的训练
选择一条容易的线路,从下向上攀登一定要放慢动作,越慢越好,但要保持身体重心的匀速上升,这个训练很难。
6. 身体对称性练习
设计两条镜象的线路,相同位置的支点要求是一样的,可以只需要几个支点,尝试在这两条线路上进行训练,可以体会到自己左右发展是否平衡。
三、心理训练
在训练的时候,在一边播放非常嘈杂的广播,使运动员的心情非常烦躁,但必须完成当天的训练,以此来训练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随着训练科学和训练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攀岩运动的心理训练的意义识更加清楚,过去人们习惯地认为训练、比赛主要消耗身体能量,只要有良好的运动素质和熟练的技术,在比赛中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而现在科学证明,在训练和比赛中不仅消耗身体能量。而且也消耗心理能量,平时没有良好的心理训练,即使得到良好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在比赛中也很难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正如美国学者格鲁波指出的:“对初、中级运动员来说,80%是生物力学因素,20%是心理因素,高级运动员则相反,80%是心理因素,20%是生物力学因素。”目前,心理训练应成为攀岩运动员训练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的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以影响,发展各种必须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并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从而为更好地参加运动训练和完成复杂的比赛任务作好各种心理准备。心理现象的本质实质上是条件反射。
攀岩比赛是处于无人指导,独立作战的情况下,不同的场地不能依据赛前制定的计划一成不变,而要依据支点、线路、角度难易程度和个人体力情况等因素,进行自我调整。此间良好的稳定情绪是进入最佳心理状态的关键因素。它能使运动员进入沉着、冷静、勇于拼搏的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运动员对胜利充满信心,精力充沛,斗志旺盛,肌肉力量增大,应变能力强,从而达到所期望的技术水平,甚至是超水平地发挥;相反,焦虑情绪则使运动员产生烦躁、紧张、犹豫不决等不良的心理状态。降低运动能力和比赛成绩。
情绪是心理表现,稳定情绪必须具备一种适宜的心理准备,它包括比赛的动机是否明确,训练、参赛意识是否强烈,及运动员所需的知觉、注意力、记忆、想象、思维等。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借助第二信号系统,包括运用正确的表象和默念,自我暗示等方法及教练员准确的提示和对动作的正确分析等,使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意识)与第一信号系统(肌肉、感觉)的刺激之间建立条件反射的联系,经过反复强,运动员的整个技术动作由“自觉的”阶段进入到“自动的”阶段,也就是说: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意识盲目的程度减少了,动作的知觉水平相应提高了,从而减少了情绪对运动过程的动作影响。
在比赛中,诸如环境、观念,气氛及对手的表现等因素往往会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情绪,为克服不良影响,除采用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上这一措施之外,还可采用信息回避的措施,如在比赛中,嘴里念念有词“上、上、上”或“一、二、三、四……”等方法,把思想引到自身内部感觉,思想专一,心跳畅通有力等,使心情趋于平静;当攀登到一定高度时,运动员的体力消耗很大,思想情绪波动激烈,是努力向上,还是放弃;这种来自大脑的各种中枢信息,如是对过去成功经验的反射,则会增强其信心和斗志,继续努力;如是对过去失败的重现,使这种错误表象活跃起来,情绪马上就会焦虑、急躁,这种情况下运动员必须建立正确的思维定势和程度,要以积极的内心想象占据自己的头脑,从而防止认知因素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语“镇静、放松”“现在情况很正常”“我感觉很好”“我一定会成功”进行自我鼓励和自我安慰的方法进行调控。当然,积极的情绪波动,如适宜的紧张可起到产生应激活动的积极作用,这正是我们所努力的。
总之,心理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是提高运动成绩中势在必行的任务之一,其作用首先不是对身体,而是对神经系统的训练,所以它需要经常有计划地进行,并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四、应变训练
1. 追逐游戏
在横移墙上,训练的队员依次横移,后面的攀登者尽力赶上前面的攀登者并想办法让其脱落,注意不要攻击对方,脱落的队员必须回到起点从新开始,这种训练适合水平相近的队员。
2. 随机指点训练
这个训练需要两个人一起进行,在横移墙或抱石墙上装满支点,一个人攀登,另一个人随机指点,指点者可随时为攀登者指出手点或脚点,这可以训练攀登者临场应变的能力,还可训练指点者对路线的判断能力。 发布于 2018-10-24 07:02:10
更多攀岩该如何训练相关问题
问题:攀岩该如何训练
回答:支持好友精彩活动 详情 >
问题:(新人必读)攀岩的基本技巧
回答:图片糊了。不过从影像看,应该是佳能的旁轴机器,型号是CANON 7,镜头是50/1.8。 详情 >
问题:男女有别,如何利用女性身体攀岩?
回答:观察水情,判断鱼情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因此,“鱼儿离不开水”,有水则灵,无水则死。 一般说来,“有水就有鱼”。但水域中的鱼有多有少, 有大有小,只有鱼多而大些的水域,才适合於垂钓。某一水域的鱼情是否适合垂钓 ,这就要根据周围环... 详情 >
问题:美女都是如何练攀岩。。标题要醒目
回答:可以。不走偏僻刁钻的线。住正规安全的旅店。尽量不在野外扎营。其他注意点。到了什么地方最好打个电话告诉你信任的人。随时报告你的情况。不想写了。。。。。懒。。你租赁我吧。。保证安全 详情 >
问题:想学攀岩,该如何入门?
回答:感谢分享啊,很有道理,赞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