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宋代哥窑青瓷

share

宋代陶瓷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遍布名窑,陶瓷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因民窑的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朝廷在南北各地设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其中汝、官、哥、定、钧窑等“五大名窑”瓷器备受后人推崇。今天小编要推荐的是哥窑出土的瓷器制品,哥窑瓷器釉面润泽如酥,颜色有炒米黄、青灰等。釉层较厚,釉面开有大小各异的纹片,俗称“金丝铁线”。这是由于釉的膨胀系数大于胎的膨胀系数所造成的。釉面开裂本属工艺缺陷,却被聪明的陶工巧妙利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纹片釉装饰。

哥窑青釉葵瓣口盘

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宋,高4.1厘米,口径20.2厘米,足径7.5厘米。

盘呈六瓣葵花式,浅腹,坦底。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

此盘造型优雅、大方,线条富于变化,为哥窑的代表作品。

宋代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的器物,往往在足部无釉处为黑褐色,即所谓“铁足”。成因是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就呈现此色。

哥窑青釉贯耳瓶

哥窑青釉贯耳瓶,宋,高11.5厘米,口径2.5厘米,足径4.2厘米。

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口沿两侧对称置贯耳。通体施米黄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

此瓶在造型上摹仿西周青铜礼器。口耳相连的曲线增加了口部力度,与扁圆形腹部上下呼应,构成视觉上的均衡,给人以稳重之感。通身细碎开片,静穆、优美。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宋,高7.8厘米,口横14.6厘米,口纵11.8厘米,底横11厘米,底纵8.5厘米。

花盆呈四瓣海棠花式,直口微撇,出沿,斜壁,平底,下承四如意云头形足。里心有5个支钉烧痕。里外施灰青色釉,足底边无釉,呈黑色。釉面开片,外壁釉面开片较大,为冰裂纹,盆内釉面则开细碎片纹,称鱼子纹。片纹纵横交织,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宋代花盆以钧窑产品传世较多,哥窑瓷器以盘、碗、瓶、洗等多见,花盆则较为少见。

哥窑青釉鱼耳炉

哥窑青釉鱼耳炉,宋,高9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9.6厘米。

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簋,“S”形轮廓线上敛下丰,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开片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个圆形支钉痕。

此件鱼耳炉属于清宫旧藏品,清代乾隆皇帝曾对其颇为赏识,摩挲把玩时曾拟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楷书镌刻于炉之外底。诗云:伊谁换夕薰,香讶至今闻。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款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

鱼耳炉因可用来焚香且炉身两侧置鱼形耳而得名,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名品。元、明时虽有仿品传世,但均貌似神离,无法企及原作之风韵。

哥窑青釉弦纹瓶

哥窑青釉弦纹瓶,宋,高20.1厘米,口径6.4厘米,足径9.7厘米。

瓶撇口,口沿隐现酱紫色,细长颈,扁圆腹,圈足。颈及肩部凸起弦纹4道。器里外及底心满釉,釉面开“金丝铁线”片纹。底足露胎处呈酱褐色。

此瓶颈部细长,腹部虽鼓而不显臃肿,整体具有一种纯朴、典雅的艺术效果。

弦纹瓶是典型的哥窑产品,造型端庄秀美,“金丝铁线”片纹和器身凸起的4道弦纹使单一色釉增添了起伏变化,更具韵律感。哥窑瓷器传世不多,现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哥窑瓷器釉质凝厚,釉色沉稳,因其胎体中氧化铁含量较高,烧成时口沿处釉熔融垂流,釉层变薄,遂隐现酱紫色胎骨。

更多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宋代哥窑青瓷相关问题

问题:贺州自驾游3天,是否有意向的驴友?

回答:我鄙视某些把户外运动当作炫耀装备目的的人,请问那些自以为装备好的人,8000千米以上14座高峰的人你爬完了吗?1923年马洛里还穿着华达呢爬珠峰呢。科技的进步让户外装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的是让人们在户外运动中更舒适,更安全,不是为了炫耀的。记住毛... 详情 >

问题:作曲家用自行车奏出歌曲

回答:支持好友的活动,共享愉快的旅途。 详情 >

问题:意大利单车knotted bikes 打结的单车

回答::victory: :handshake :victory: 哈哈,真不错的钓点,学习+支持!!! 详情 >

问题:你见过吗?

回答:现在已经不穿冲锋衣了,一般爬山和露营出汗太严重,软壳合适,我喜欢带压胶的软壳,一般雨也没问题 详情 >

问题:Bixby Bicycle碟刹自行车

回答:在大学混了两年学业没怎么提高梦想也给丢了西藏能让我找回梦想 详情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