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面光洁如冰如雪的瓷器
在唐代,南方主要以烧制青瓷为主,北方则以烧制白瓷为主,逐渐形成“南青北白”的地域特征。其中南方烧制青瓷的越窑和北方烧制白瓷的邢窑代表了当时最高制瓷工艺水平;唐代茶圣陆羽在所著《茶经》一书中曾形容越窑青瓷“类冰类玉”、邢窑白瓷“类银类雪”。这两个瓷窑的产品均造型规整,工艺精湛,颇受世人青睐。
【白釉梅瓶】
白釉梅瓶,唐,高42.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7.5厘米。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实足。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无任何杂质,玻璃质感较强,透明度较高,釉面上布满均匀细碎的开片纹。
此种造型习惯上称为“梅瓶”,是装酒用具,亦可插花用作“花瓶”。一般认为,瓷梅瓶始烧于宋代,此件实物证明,其在唐代就已出现。
【定窑白釉盒】
定窑白釉盒,唐,高6.9厘米,口径9.8厘米,足径5.4厘米。
盒呈圆形,上下子母口扣合,直壁,盖顶隆起,腹下内收,圈足。胎壁较厚,胎质坚硬。里外施白釉,釉色洁白,釉面莹润。
此盒为典型的唐代定窑产品。定窑遗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烧瓷始于唐而终于元,时间长达六七百年之久,产品尤以白瓷而闻名。
唐代瓷盒以圆形为主,多为素面,至晚唐、五代时盒面多刻划花纹,器足渐高外撇。至宋时瓷盒形制呈多样性。瓷盒在唐代主要为日用器,多用于盛放妇女化妆品,有粉盒、硃盒、油盒、黛盒等,此外也有药盒、镜盒或专门盛放香料之盒。
【白釉双龙耳瓶】
白釉双龙耳瓶,唐,高42.7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0.9厘米。
瓶盘口,细长颈,溜肩,腹部丰满,至胫处渐收。颈上突起5道弦纹。口沿与肩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龙形柄高耸直立,龙头探进瓶口衔住口沿。胎极白。施半截白釉。
此瓶以造型的空间虚实以及轮廓线的自然和谐见长,对称的龙形柄与口、肩相连所形成的虚实对比,于浑厚质朴中洋溢出俊俏与妩媚,圆滑的曲线与折角处分明的棱角有机结合后,又于刚健挺拔中透出协调柔和的韵律美。器身施白釉,更显高贵典雅。这种瓶的形制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融进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后,端庄典雅的形体一展大唐盛世的神韵。
双龙耳瓶是唐代流行的瓶式,除白釉外还有青釉、唐三彩等品种。
【青釉四足罐】
青釉四足罐,唐,高7.8厘米,口径4厘米,足距6.3厘米。
罐直口,丰肩,直腹,腹下部斜收至底,平底。自肩至底凸起四个条形装饰,下接四兽足。胎体厚重,露胎处呈灰白色。里满釉,外部施釉不到底。釉色淡青。
此罐造型规整,釉面匀净。其四个条形装饰及兽足是越窑青瓷中少见的装饰手法。
在唐代,南方以烧制青瓷为主,其中的代表是越窑。其历时悠久,在唐代为全国之冠。越窑的制瓷作坊集中在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等地。产品胎质细腻,釉质均匀,浑厚滋润,品种繁多,有“如冰似玉”之誉。
更多釉面光洁如冰如雪的瓷器相关问题
问题:在哪买装备?请老驴推荐
回答: 我买的是这个蓝色的aobao.com/item.htm?id=8199585853 包里的内胆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包里使用,挺方便的。 详情 >
问题:《罗密欧与朱丽叶》话剧 AVENTON品牌自行车上场
回答:中低价位的车你很难组出一个比整车更合理、性价比更高的车来了。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多少钱以下不用考虑组车的问题。 详情 >
问题:鱼线如何保养?
回答:慢的办法:带动父母房前屋后的轻度走动,然后向村里村外发展,最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快的办法:直接找个户外专业人士成亲,可就再也闲不住了。自己考虑吧 详情 >
问题:与雪的约会还是与冰的亲密呢?我的滑雪初体验
回答:下山太应该用护膝了,还有登山杖。下山对膝盖的撞击力太大了,保护一下太有必要了!膝关节的软骨和半月板的损伤是不能修复的,也就是说不可逆的。一定要保护好。等出了毛病,已经晚了。再顶一下,希望这个帖子能对那些没有对护膝重视起来的驴友是一个帮助和警... 详情 >
问题:请教各位高手:滑道外雪的话,板子是沉一点,硬一点好,还是轻一点,软一点好呢?
回答:油汽炉有味都不让带,要清干净。带一包固体酒精块是否可以上火车?没办法就带个酒精炉和柴火炉,在当地找酒精了。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