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游腾冲--《中国远征军》,不能忘却的记忆

share

blx0202:回复 fyz100 的帖子

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乡一切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战争的国际展示致以崇高的敬意!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永远不会! 发布于 2018-09-28 13:01:37

路桥工程师:我是二十多年前就知道远征军事迹,那时还小,因为老家附近就有一位远征军老兵,现在九十多岁了,他的弟弟就是在滇西战场牺牲的。05年去保山时专程去腾冲看了国殇墓园,那时还没加入自行车骑行,下次有机会一定沿老爷子的路线再仔细去看一下,去凭吊民族英烈。 发布于 2018-09-22 08:58:51

梦醉晨曦:腾冲瞻仰烈士墓园,我想他们只希望有酒来陪他们这份忠魂,这份血性。今后再有战事,如此的血性,自问我们还由此血性吗? 发布于 2018-09-19 11:02:18

风驰犁:向保家卫国的先烈敬礼!希望后人不要去打搅他们的安息地,不被房地产了。 发布于 2018-09-15 20:05:03

yuguihai:真正的抗日英雄当属远征军,当属被历史人为歪曲的无数国军将士,过去对他们太不公平了.听说远征军幸存者的现状并不好,当官的不善待这些人良心何在. 发布于 2018-09-15 14:23:14

天龙八步:因为看了你的贴,所以 江苏卫视 现在每晚 播放 中国远征军 电视剧,我每天在看。
说实话,这段历史 我第一次了解了真相。
很震撼。
状哉,中国远征军

发布于 2018-09-15 12:44:14

方仁也:

佩服老兄。
谢谢老兄让我看到腾冲的美丽风光,还有我们中国人都应该牢记的国耻与为我们换来幸福生活的忠勇先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小日本不除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心病。 发布于 2018-09-15 09:58:25

tores:松山战役是一场让国人扬眉吐气的胜利,以前宣传太少。据说孙立人将军在缅甸每抓到日军,先问去没去过中国,如回答是,一律集中起来活埋。每想到这样的军人,油然产生敬意 发布于 2018-09-15 08:07:27

jwrun:不能忘记的历史,之前从来没有了解过。惭愧啊!
谢谢大爷,佩服您! 发布于 2018-09-15 07:28:48

随和和:谢谢前辈的指引,我们3月18号到宝山,骑行周边,一定会去腾冲~~ 发布于 2018-09-15 07:12:37

右线里程:

佩服您,非常喜欢腾冲,春节去了大理瑞丽骑车,但和腾冲只是擦肩而过,游人如织 发布于 2018-09-15 06:57:48

a5522a:期待松山的图片,过去一年都在做骑行保山腾冲的准备,看了不少关于滇西抗战的资料,准备3月底出行,紧跟老伯的脚步。持续关注中。。。
松山战役是抗日战争史上罕见的正面战场全歼日军的战役,日本人所说的“玉碎战”。近一百天的战斗,打的异常惨烈,经过国军将士和当地民众舍身忘死的血战,才赢得此役,在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日本人战后曾多次到该地区收集日军的战争遗骸,并希望建立纪念标志祭奠日军亡魂,理所当然都被我方政府拒绝。可叹的是,这段历史在国人中竟然沉寂这么多年,很少有人知道这段抗战的光荣历史。因为意识形态的对立,很多国军正面战场的抗战事迹被模糊淡化。今天这段历史被人们重新提起,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及现在正在播出的《中国远征军》都是在演绎这段历史。从去年开始,我都在收集一些资料,给我的滇西骑行做功课,现在把我看过的书名提供给各位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的骑友们。包括:邓贤《大国之魂》段培东《松山大战》《剑扫烽烟》章东磐《父亲的战场》余戈《松山战役笔记》。希望当下人心浮躁的国人能够真正去了解自己的历史,勿忘国耻。值得高兴的是,昆明准备在市中心的圆通山公园重建抗战纪念碑,提醒市民记住这段历史。。。
对了,希望老伯能提供一下热心向导的联系方式,或者具体点的信息。我3月去重访松山战场时希望能够拜会这位热心的老哥并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在此先谢谢老伯啦。 发布于 2018-09-15 05:45:17

梦中闲人:除了远征军,还有飞虎队……这些都是值得敬佩的人,国家在变化,他们的贡献会得到肯定。 发布于 2018-09-15 05:37:09

老猫先生:对远征军表示深深的敬意!!!!!!!!!!!!!!!!!!!!!!!!!!!!!!!!!!!!!!!!!! 发布于 2018-09-15 05:21:35

玩美主义:一直都想去腾冲泡温泉,可是每次经过保山时都是以它擦肩而过..:'( 发布于 2018-09-15 03:26:08

驴行在路上:好啊,一段旅程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始,老哥,我佩服你。。 发布于 2018-09-15 02:33:56

fyz100:

   我结束了瑞丽的骑游后(见本栏目《边城不设防――六旬老者瑞丽骑游见闻》),便带着我的坐骑大行折叠车搭乘长途汽车踏上了去腾冲的征程。   腾冲似乎离我们太远,它距离昆明有近八百公里的路程,过去我们很少听说过它,但是随着前两年驼峰机场的通航,这里渐被人们所知晓,现又成为一大旅游景点。腾冲的火山、地热、古镇在全国绝无仅有,堪称一绝。尤其腾冲的二战遗址,埋葬着当年为抗击日寇,保家卫国而英勇捐躯的近万名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骨的《国殇墓园》,无不使每个游人在思想上和心灵上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和震撼。我在腾冲骑游了五天,现将所拍摄的照片整理出来奉献给大家,敬请骑友们给予关注和支持。18623952

回复 fyz100 的帖子


由瑞丽搭上去腾冲的长途汽车
18624058


到了滇西古城腾冲

18624062

18624067


腾冲县城内农贸市场即景

18624070

18624074
18624075



腾冲与盛产珠宝玉石的缅甸毗邻,是我国重要的珠宝玉石集散地
18624077

18624080

到了腾冲,不能不去古镇和顺乡。和顺乡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有书香门里”之称。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还诞生了艾思奇、寸树声等一大批文化名人。
18624086

和顺乡离县城有十五公里,县城有交通车往返。门票80元,凭老年证减半。

18624288

18624294
18624296
18624297
和顺是一个宁静古补的小镇,镇子依山而建,是座小山城。山上房屋密集,一条条小巷幽深绵长。和顺街道坡度太大,不能骑车,我只能推着车游览。
18624301

18624346



曲径幽深
18624347



这样古色古香的家庭旅馆彼彼皆是,标间80元至30元不等。

18624348

18624349
18624350
18624351
18624361
18624362
18624363
18624365


古镇“闹市”
18624366



古镇老俩口
18624369



古镇童真

18624376



古镇老妇

18624386

和顺乡是个侨乡,全乡80%以上的乡民是华侨或侨属。这位缅甸老华侨
收集自家的文物办了一个博览馆,收门票10元。
18624507

18624516
18624517
18624518
18624519
和顺乡95%的乡民都是靠旅游为生,他们生活得很爽。

18624521

18624522

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
18624523



腾冲地处在古代西南丝绸之路要冲,几千年行进在丝绸之路悠悠古道上的大马帮,驮来了“极边第一城”腾冲的辉煌。这是建在和顺乡的中国最大的马帮博览馆。
18624530

18624556



这是马帮途中休息做饭的雕塑
18624558

18624559


这是马帮伙计给马钉马掌的雕塑。

18624565

18624569


在去艾思奇故居的路上,见一个大水车
18624661



在去艾思奇故居的路上,有许多卖纪念品的商铺

18624669



这就是一代哲人--艾思的奇故居

18625409

18625411


艾思奇故居是一栋以中式为主,中西合壁的老别墅。1918年由香港人设计,在当时是非常时尚与气派的建筑了。

18625412





我在年轻上学时就曾读过艾思奇的书,那时就知道他是中国的大哲学家,因此对他很是崇拜。
来到艾思奇故居我便一边参观,一边在这里发呆,思考一个问题:艾老当年是怎样从这个十分闭塞的西南边陲走到内地去的?单是腾冲离昆明就有近千公里的路程,更不用说到延安而北京了,何况那时可没有飞机、铁路和高速啊!
艾老的故居是一个风景秀丽大花园,花园的正中是一幢颇具规模的小洋楼,一看就知艾思奇出身在一个富豪家庭,从小就有着良好的教养,从而成为先知先觉者。他毕生从事马列主义理论研究,成为大学问家和中共高官。他一生只活了54岁,于文革前夕的1966年2月病逝,属英年早逝。倘若当时他还活着,量他也逃脱不了文革的这场大劫难的。

18625509


18625838


这就是和顺图书馆,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乡镇图书馆,现已经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25840



图书馆内有很多名人提写的匾额。悬于馆内二门楣上的《和顺图书馆》匾,就是由近代中国著名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先生提写的。

18625844

和顺乡人自古以来就有重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清末民初,有许多和顺人为生计而外出游走四方,或出国,或打工、或做生意发了财,他们便康慨地回乡捐资助学助文。此图书馆是1924年开办的。从那时起,后来经过抗战时期的伦陷,三年解放战争和解放后各种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风雨的洗礼,历经苍桑,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18625854



和顺图书馆现有藏书7万多册,客观地说,其规模和藏书量都算不了什么,但是,我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曾经的蛮荒之地,而又经历了八十多年的风雨变迁的考验,至今还健在,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这个图书馆不愧是中国乡村文化界的第一图书馆。

18625863

在一楼的公共阅室里,我还看到在劳作之余的乡民在这里读书看报,通过书报,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

18625875





这次我到腾冲体会了一下它的温泉。腾冲的温泉很多,水质很好,它现已作为腾冲开展旅游的一大资源,因此商业化很浓,收费很高。
18626967


在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出现之前,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岁月里,是大马帮托运着腾冲从婴幼儿走向成长,走向曾经的辉煌。
因此腾冲人对马这个人类的朋友、对大马帮的感情很深。在腾冲县城的各个角落都有着马及马帮深深的痕迹。这是在县城东门**上的大型马帮群雕。


18626969




18626987
18626989
18626991




你指的是我这辆折叠车么?这P18大行车(价3700元),骑30到40,甚至50都没问题。但对我们中老年来说,我最快30多,平均时速一般在20左右,我并不在意时速,只要不太累就行。



腾冲有“十山九无头”之说,据说腾冲有99座火山,其中最具著名的是马占乡的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马占乡距离县城有25公里,人去马占可搭乘路过该乡的长途车,没有专线公交往返。全路为国家二级公里,骑自行车很好走。

18627278


18627607


腾冲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景点包括大空山、小空山和黑空山等。
我的身后就是大空山,从远处看去,就象是一只巨大的倒扣在地上的钵。

18627631




这公园所有的大道均由火山石铺就。火山石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是不是很“奢侈”了

18627645

大空山有供游人登山的石梯。

18627648

我沿着石梯登上了大空山顶。山顶上是一个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里有绿色的松林与玄色地冷却的火山熔岩。这里的每块火山熔岩,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不许游人带走的。

18627653

这就是火山的底部

18627657



人们在登上火山顶(海拔2600米)而欢呼,互相拍照留念。

18627661



人们一直以为腾冲的火山群是死火山群,再也不可能发威了,可有消息称,腾冲的火山不是死火山,而是处于休眠状态的活火山。
当你来到腾冲旅游,想到自已脚下踩着的是活火山,你害怕吗?你激动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和心情啊!


18627663


18627672
18627674



   中国远征军,这对于我们这代大多数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遥远而陌生的名字。因为过去没有哪一本教科书提到过他们,国内大量的书籍报刊杂志中也很少宣传过他们的事迹。至于现在的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则更不用说了,那更是鲜为人知。然而,在腾冲却是一个例外。   这次我云南之行首站是昆明,昆明的一位朋友向我推荐说,到腾冲去吧,那里不仅有火山,地热,温泉,古镇,而且还有二战遗址,这在别的地方看不到。于是腾冲便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这次云南游,重点选择了腾冲。   在腾冲一提到中国远征军,腾冲人都如数家珍。对中国远征军的熟悉程度,就象对自家人的熟悉一样。因为在抗战时期,这里曾是滇缅抗战的主战场。腾冲于1942年5月起至1944年9月,被由缅甸过来的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两年多。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向侵占腾冲的日军发起了反攻,与日军在腾冲展开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的保家卫国收复失地的血战。远征军以伤亡两万多人的代价,全歼日军6000多人(全歼我的理解是,将日军全部打死,真是死有余辜啊)。这场战役之惨烈,在史上绝无仅有。据说当时腾冲的每片树叶上都有两个以上的弹孔。在这场战役中远征军有9618人为国家和民族,为收复腾冲这片国土而英勇献身。   这场战役后,腾冲人民不顾自已家园的破败,纷纷捐钱修建了《国殇墓园》,将这9618名为国捐躯的英雄安葬在《国殇墓园》里。   抗战时期的滇缅大会战,除腾冲战役外,还有一个不能不提到的松山战役。   松山之战,中国远征军新28师于1944年6月4日开始进攻到第8军于9月7日完全攻克松山,先后历时达97天。我军投入兵力达6万余人,计伤亡总数达6700余人,日军战死1400余人。我军与敌伤亡比例为8:1。时间之长和付出的代价之高都是史上罕见的。   我认为,腾冲和松山这片滇西土地,在68年前是用中国远征军这批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鲜血染红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是用中国远征军和滇西人民的鲜血和生命铺就成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应该牢记这首血写的史诗。   我这次滇西之行,除到了腾冲之外,还专程去了龙陵和松山,到那里参观和凭吊了当年的抗战遗址。   下面将我的腾冲和龙陵松山滇西抗战遗址之行的照片奉献给大家,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和支持。

《国殇墓园》离县城大约有一公里路。这是它的大门。

18628494

18628509
18628511
18628540


18628541
18628708
18628714
18628718
18628722
18628726
18628735
18628808
18628811


这里埋葬着十七名在滇缅抗战中牺牲的美国飞行员的遗骨。这些美国飞行员不远万里到中国来,不图中国一分一厘的回报,全力支援中国抗战,并最后还献出了自已的宝贵生命。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他们应与白求恩同辉啊!
18628830

18628927




18628957

18628990
18628997
18629003
18629014
18629018
18629023
18629025
18629029
18629033


壮哉,中国远征军,敬礼,中华英雄!
18629037

《国殇墓园》里,有几尊雕塑值得一看。
之一:滇西民众为抗战自愿义务修建滇缅抗战公路。

18629153

之二:修建滇缅公路的妇女

18629159

之三:一位为远征军运送军粮的滇西妇女,运粮途中宁肯自已挨饿,也不肯动用身上背的军粮一口,结果饿死在运粮路上。

18629184



之四;这是援华抗战的美军名将:史迪威将军和陈纳德将军。请永远记住他们。

18629196



之五:腾冲农民用锄头打鬼子。

18629197



在园内一角还有一个倭寇的坟墓,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恶铁证。
当初建园的初衷是,让它永远在这里为英烈们守灵赔罪。但是这几年每年都有大批日本人飘洋过海来这里扫墓,祭奠他们的亡灵。而我们的国人们呢,我们的同胞们啊,你们对此将着何感想,难道你们对自已的真正的英烈还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吗?

18629198



这就是抗战英雄--《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载安澜将军。在滇大会战中壮烈殉国。

E5/IL81AF0H/121338r1jvnn2vsw4ilm26.jpg





这些英雄们是为民族、为国家、为正义而献身的,他们的功德比天高,他们本应该受到世人的尊敬和顶礼莫拜的,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这里被冷落了半个多世纪而无人知晓。现在人们渐渐沫去了封存已久的历史尘埃,看到了历史的真面目,这是社会的进步,历史的进步。我相信每一个来这里的参观者,都对英烈们怀着的是敬仰之情,歉疚之情的。





我的大行车P18是18速的。虽是20的圈,但大盘共38齿,比一般山地车速比大得多,登一圈当山地车好几圈,车速是差不多的。我说的时速最高可达50,那是有条件的,如果你体力好,且路面好,在有一定的顺坡的情况下,那完全是可能的。我在路好,顺坡时,最大时速达到45,那时感到人和车已飞起来,但只维持一瞬间,不能持久,因太不安全了。


松山之战,是滇西抗战的重要战役之一。 44年5月下旬,中国远征军20、11集团军奉重庆军委最高统帅部之令,要他们从东往西分别进攻被日军侵占的腾冲和龙陵、保山一带的阵地(松山方向),与驻印的远征军会师缅北,打通中国抗战的运输线――滇缅公路。于是两场腾冲和松山的血战便由此展开。 松山雄居云南怒江西岸,主峰海拔2600米。滇缅公路就是从松山盘旋而下通过惠通桥到达东岸而通往昆明方向的。由于松山地势险要,军事价值尤其重要,因此日军56师团将松山椐点视为滇西战略要地龙陵的咽喉,十分看重它。日军动员了一万多人力,在松山主峰及四周主要阵地,构筑了极其坚固的防御工事,并且在松山工事内储存了半年以上生活和作战所需的物资。 远征军新28师和第8军从6月7日发动进攻开始,到9月7日结束,共历时90多天,我军参战部队达4个师以上,先后投入兵力为6万余人,其间总攻9次,大小战斗无数,终于摧毁了松山日军经营了2年多极其完备而非常坚固的的堡垒坑道式据点阵地,全歼日军1300多人。我军则伤亡6700人。敌我伤亡比例为1:8。 松山之战打得之惨烈,经历时间之长,付出代价之高为史上所罕见。松山这片国土,是远征军6700名将士用鲜血和生命从日寇铁蹄下争夺过来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烈士们的鲜血。我们应该在这里用重金为烈士们树一座纪念碑,让它与北京的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沈阳的“9。18”抗日纪念馆、台儿庄抗日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腾冲国殇墓园一样,辟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世代相传,永远相传。
18633942
18633944
松山是龙陵县的一个镇,离县城有50多公里,我在龙陵车站碰到一个从重庆来出差的老乡小A,他也要去松山,正好我们结个伴一起去松山

18634869



平时参观松山二战遗址的人很少,今天只有我们俩人。我们在上山问路时,一个当地的原住民老乡(穿迷彩服者)知道我们来参观,很热情地自愿给我们当向导。他说他年近80岁的母亲当年曾亲眼见证过那场惨烈的战争。

18634890


这是当年日军挖的饮水坑

18635458

18635475
松山海拔2600米,地势十分险要,向导带着我们攀登。

18635477


松山因遍山长松树而得名。可是那场恶战,几乎犁地三尺,山上的松树全部被战火摧毁,甚至连草都不长。战争硝烟散去半个多世纪后,现在这里又重新恢复了生态,松树长的很茂密。



18635495



山上的树木长得茂盛,当地老乡把这因原归结于当年的那场战争,因敌我双方(包括当地老百姓)死人太多,上万人就地淹埋,早化作肥料了。

18635499

18635518
18635528
18635529

这是当年日军的战壕。

18635531

18635534
18635575
18635577
18635587
18635600
18635601


当年日军交通壕

18635602



当年的炸弹坑

18635604

18635608
18637759
当年日军的交通壕。

18637763


当年日军的交通壕

18637771


当年日军修的工事
1863779218637791


当年日军修的工事
1863779218637791

18637801

这个石狮在这里摆了七十多年,它在这里见证了侵略者的罪行
18637805

18637818
18637824

炸弹坑
18637828




这是日军的地下战地医院

18637838

18637849
18637857



当年日军的战壕

18637881

18637904



当年日军的战壕

18637982



中国远征军曾在这里多次与鬼子进行肉搏战
向为国壮烈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官兵致以崇高的敬礼

18638089





日军侵华罪恶的铁证。这是龙陵县现存的当年日军的碉堡,钢筋水泥做的,即便用现在的眼光看,也是异常坚固的。


18639014

18639017
18639024
18639025
18639026



在松山二战遗址路边,有当地农民在兜售战争文物,

18640042


18640091
18640094
18640096
18640099




松山遗址,山高林密,那些中日双方的主战场都淹隐在密林中,因此没有向导确实不行。我们的那位向导,确实不错。他母亲就是当年松山之战的见证者,他本人对松山地型相当熟,而且待人很热情,他带着我们满山跑,参观了多处遗址。最后我们要感谢他,他说只要五块钱烟钱,结果我们给了他10元。可惜分手时没留联系地址。这人的基本情况:大约四十来岁,本地农民,家住在从松山镇与二战遗址分路的路口,向上走大约200米,公路右边坡上的一栋农户里。因分手时,他曾邀请我们去他家喝茶我们没去。如你要去找他,只要把我在网上发的照片打印出来,到镇上时给人看,因镇不大,可能镇上人都认识他的,很好找的。

18642031
18642036
18642039


让烈士的英名万古流芳 ――本帖结束寄语 那些为保家卫国,为国家和民族而牺牲的《中国远征军》英烈们的遗骨,现在早已化作尘埃了,但是他们的英雄业绩,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我们的民族不能忘记他们,共和国不能忘记他们。 可是使人深感遗憾的是,松山之战的英烈们在这里至今还在受到冷落。 抗战胜利不久,当地民众纷纷捐钱在山上为英烈们建立了一个墓碑,但由于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加上历经社会变迁的苍桑,由于时间的久远,现在这个墓碑上的碑文不少字迹已经脱落,模糊不清,残缺不全。就是这样一个残缺不全的、很不象样的墓碑,至今还是唯一的。直到1986年,离松山战役过去了半个世纪之后,龙陵县政府为开展旅游才把这里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在一些重大战斗发生地,立了说明牌。但即便如此也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松山这样重大的抗战题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保护单位这样的级别,是不是低了点?而且既然把松山这样的抗战遗址开避成旅游景点,但笔者这次到松山发现,景区内找不到任何诸如纪念室、接待站、导游咨询等之内的相关机构和设施;另外,松山镇离龙陵县城有50多公里,没有旅游交通专线,游客来去极为不便,整个景区,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的、无序的原始状态中。 与此相反的是,据当地老百姓说,每年借来华旅游之机到松山来凭吊祭奠的日本人相当的多,他们没有忘记那些为罪恶战争死去的同胞;此外,这些年日本人还在缅甸多处,用重金为当年侵缅阵亡的日军忘灵修建了纪念祠堂,每年都有大量的日人前去参拜。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对自已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正义而献身的英烈们,却反而处之这样冷漠、低调和吝啬,这于理于情都不公啊,这能不极大地伤害广大国人的情感吗? 这种状况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因为它与烈士们与日月同辉的英灵是极不相称的,也是与我们党大力提倡和宏扬的爱国主义精神、爱我中华的基本国策是极不相称的。 我们强烈舆请有关部门关注和重视这件事,用重金在这里为烈士们建立一个象样的烈士陵园,给烈士们建立一座象样的丰碑,把烈士们的名字用金字刻上去,让世人瞻仰膜拜,让烈士的英名,百世传扬,万古流芳。 发布于 2018-09-15 02:33:22

更多骑游腾冲--《中国远征军》,不能忘却的记忆相关问题

问题:骑游腾冲--《中国远征军》,不能忘却的记忆

回答:支持活动,学习了。 详情 >

问题:公益大家有没有想过边骑游边做公益活动?

回答:30D+17-40 要是再有个爱死小白就好了,不过估计背不动了。 详情 >

问题:有熟悉云南的朋友来帮我看看这条线路是否合适?

回答:十年前还会推荐你去买个,我是从这个牌子包包入的门。现在比这个牌子好的选择太多了 详情 >

问题:我已经到腾冲了,下一目的地不确定,有捡我的么?

回答:鸟不就是第二个哈根达斯的杯具。在国外什么都不是,国内非鸟不穿。鸟可能是个落魄的品牌,在美国混得不好,正好国人人多钱傻。再加上宣传的好,什么户外第一品牌之类一宣传。就以为是最好的。 详情 >

问题:自行车的记忆 盘点那些电影中的自行车

回答:感谢分享,支持!!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