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滑轮吊升时控制速度?
荒野大彪客:尽量贴近你设定的条件,我能设想到的最佳方案如下:下降时无需利用重物做重力平衡,直接单绳下降即可。返回时,利用重物做重力平衡上升,但重物应等于或稍轻于上升者的重量,上升者以上升器施力于悬挂重物的绳索,即可轻松上升,但重物以下还需。 发布于 2018-11-30 10:52:49
路缘石:系统布置用两绳。。一条穿顶滑轮。《如红色绳》。一条穿顶挂锁《如蓝色绳》。。两绳顶都连在配重物。。下降时随你怎么下配重下也行。。双绳下也行。。。。。。。上升时把配重绳栓在安全带。。另一条穿顶挂锁的绳子像攀岩做保护一样穿入保护器。。连主锁。。。一样扣入安全带。。控制速度。当紧握蓝绳因有上摩擦力。。就会停。。当松开手。。没有摩擦。。配重下降。。带人上升。。。。。。。 发布于 2018-09-23 16:40:10
锐度:
如果还需要回收80KG重物,那不如直接拖拽60KG的人,额外利用重物岂不多余?
晕。白动了白天脑筋,还专门翻出一堆器材,摆拍了两张照片……
既如此,你有两条路走:一则学习攀岩,每次SOLO回家。二则学习SRT,不必劳什子重物,凭一根单绳即可安全上下。
80KG重物?在自然岩壁上提升80KG重物的困难费力程度,远大于你的想象。
您真会说笑话。
粮油不能提升上去?非得背上去?
每次往返提升20KG一次省力,还是每次往返提升80KG两次省力??
关键是你这个80KG重物的思路,放在实际环境中绝不简单省力,你没有相关经验,想象不出其困难程度。
一个典型例子,一个160米高差的瀑布,全悬空,仅在瀑布顶部数米有摩擦点,为了收回一根200米的静力绳,四男一女利用一个1:4省力滑轮组,拉了三个小时才成功……绳子上没有任何重物,仅仅绳子的自重加上一小段岩壁的摩擦阻力而已。
tml
从上方把绳子提上去,和从下方把绳子收下来完全不是一回事。估计你不明白我前帖中所说的收绳是在干什么。类似的收绳我们常有,160米是高差最大的一次,80米一下的收绳操作无数。从上方把绳子提上去,和从下方把绳子收下来,
180米瀑布?交流一下这个瀑布在哪里?高差是如何测得的?从照片里看,高差不过80米左右。我前帖中的160米数据是一个GPS和和两块登山表同时测量得到的。
tml
我记得网上看过一篇此处的下降作业,技术操作很不到位,险象环生。
而且那次下降不涉及下方收绳——也就是说,类似操作经验不足以借鉴于从下方提升重物。
主要是从下方提升重物困难。当然,从上方提升也不轻松。
除非把岩壁休整的足够光洁,排除一切可能的障碍物,或者架设悬臂结构,让线路完全悬空。
尽量贴近你设定的条件,我能设想到的最佳方案如下:
下降时无需利用重物做重力平衡,直接单绳下降即可。
返回时,利用重物做重力平衡上升,但重物应等于或稍轻于上升者的重量,上升者以上升器施力于悬挂重物的绳索,即可轻松上升,但重物以下还需要一根百米长的绳索。这根绳索承重很小,8mm辅绳即可。
系统是稳定的。滑轮不是没有摩擦力的。
重物以下还有一根百米长的绳索。
不知道你说的“确保”是指什么。你设定的条件本身就排除了所有系统化的备份保护。 发布于 2018-09-23 14:52:33
tkbll:重物小于人重,在重物下连绳子,重物下的绳子由下面的人拉着,通过人牵引绳子上升。不知道楼主搞这一套干嘛使? 发布于 2018-09-23 14:51:16
cowcowboy:可以在地上固定一條兩倍以上上升距離的繩索, 一端連接身上, 繩索中間使用意大利半結連接固定物, 用手抓住活繩一端慢慢放行.
因为不想遗留东西在地面
那麼已降落地上的80kg重物拿不拿回?[
可不可在地上放置(理論上)20kg以上重物作固定點, 上去後便同樣手工收回.
发布于 2018-09-23 14:40:55
真走不动:顶部固定一个定滑轮,穿过滑轮的静力绳一端连接一个重物约80公斤,另一端连接需要吊升的人约60公斤。重物在上方靠近滑轮处,人在下方。释放重物,依靠重物的重量将人吊升。如何控制吊升过程中的上升速度?
当系统运作时,重物的重量大于人的重量,因此重物下坠从而将人吊升。系统中只有一个人,就是被重物吊升的那个,他连接着主绳的另一端,离开了地面。因此ATC、8字都无法发挥作用。
楼上这个办法挺好。直接将固定在地面的辅绳通过ATC、8字等连接在身上似乎更简单,绳长也只需一倍上升距离即可。
如果不使用地面辅绳,因为不想遗留东西在地面,还有什么办法吗?
这个系统是为独居于万仞孤峰之上的隐者设计。每个月下山一次采购些粮油。因此无第二人可依靠,也不想其他人循此上峰。完全的原始荒蛮之地,因此系统要简单而可靠。
下山时隐者身上配重,总重量大于重物,因此隐者下而重物上;下山后将绳端固定在地面,则重物留在峰顶;上山时隐者连同货物总重量小于重物,因此隐者上而重物下;当隐者到达峰顶,脱离系统后,再收回重物至半空然后锁定系统,避免其他人使用或破坏系统。下山时解除锁定,使重物落地,然后隐者身上配重进入系统......
背着20多公斤的粮油SRT百多米,累啊。用重物牵引,跐溜就上去了。
脱离系统后,就有工作平台了,不完全是在自然岩壁了。80公斤是挺重,可用滑轮组啊。
因为考虑到会有访客,以及身体不适等情况,因此需要简单而省力的方案。SRT毕竟太耗力了,而通过滑轮配重方案,只需控制,无需费大力,包括回收重物,在峰顶用手动葫芦也无需费大力。
哈哈,那四男一女也太菜了吧。我也正好有过同样的经历,溪降180米瀑布,200米静力绳放得不好绕绳了,只能回收。只用一只棘轮,一个人,半个钟就拉上来了。在峰顶,隐者有合适的工作平台,将连接重物的绳挂上手动葫芦,几分钟就拉上来了。
19291458
19291467首降搅绳
19291476回收
瀑布是贵港平天山的马射水瀑布。高度根据1:1万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实际用绳量计算而得。
你看到险象环生的那篇已经是很久以前的活动了,不是我们这次。
你的意思是说,用80公斤的重物从下方提升隐者困难,还是说隐者到达峰顶后在峰顶回收重物困难?
模拟操作一下:
系统初始状态:重物在峰顶,系统上方锁定。
1.隐者从峰顶进入系统,放下主绳、辅绳,准备沿主绳单绳下降;
2.解除上方锁定,沿主绳缓降至地面;
3.将主绳尾固定在地面,系统下方锁定,隐者脱离系统;1-3步,重物始终在上方。
4.隐者从地面进入系统,包括将地面绳尾固定在身上,上升器固定在重物下方辅绳,
以及在辅绳上安装保护抓结,解除下方锁定;
5.隐者施力与辅绳,缓慢上升,重物缓慢下降;
6.当隐者与重物持平时,上升器和抓结过节点,然后继续缓慢上升至峰顶,系统上方锁定;
7.隐者在系统外确保后,离开系统;
8.回收重物及主绳、辅绳。
主绳和辅绳都大于等于上升距离,重物小于等于吊升重量(体重+货物)
非常好。
唯一不足就是隐者到达地面离开系统那段时间,主绳和辅绳都留在地面,傍晚回来一看,绳子被偷了:lol
回复 毛衣 的帖子
找到了隐居的地方才知道高度,距地面应该在200米以内;升降路线应该悬空,必要时做挑梁;绳索长度不限,按需要;滑轮只考虑一个顶滑轮,免得太复杂;其他器材可以用只要不是很重。
隐者下到地面的方式跟系统的设计有很大关系,包括绳降,吊篮等都可以,当然越舒适越好。
回复 tkbll 的帖子
当然要考虑,计算配重时需要计算进入。起始也不用计算,现场在配重里加减几块石头就行了。
在锐度方案的基础上,解决地面遗留绳子的问题
1. 一条主绳,长度为1.5倍升降距离;一条辅绳,长度等于升降距离。
2. 增加吊篮和绳箱,两者底部均有一个活动板,可用汽车中控锁遥控开启(使用12V锂电池,433M无线遥控)。
3. 系统初始状态:吊篮、主绳、辅绳均收于峰顶。
4. 下降:将辅绳头固定在吊篮底部,然后将辅绳盘于吊篮底部,合上底部活动板,并用汽车中控锁锁定活动板。主绳另一端穿过顶滑轮后,从吊篮中间的孔中穿过,放至地面;隐者使用下降器沿主绳降至地面。
5. 此时地面剩余0.5倍主绳,将剩余的主绳整齐地盘入绳箱,合上底部活动板,并用汽车中控锁锁定活动板;然后将绳箱固定在主绳上(注意保持底部活动板向着地面);释放主绳,吊篮下滑,将绳箱拖入半空;当到达吊篮下方时,卡在吊篮中间的孔下,系统平衡,理论上平衡点处于升降距离的中点;地面什么也不剩,隐者离开;这里,吊篮(含辅绳)的重量应大于主绳自重及绳箱的重量,且足以克服滑轮摩擦力。
6. 隐者回到山脚,首先遥控打开绳箱底部,主绳落至地面,通过单向滑轮连接安全带,拉主绳,将吊篮拉至峰顶,则绳箱降至地面;从主绳上解开绳箱,将主绳用双8结连接安全带;然后遥控打开吊篮底部,辅绳落至地面,将上升器及保护抓结连接在辅绳上。
7. 上升:用上升器在辅绳上向下施力,吊篮下降,隐者上升。
8. 过吊篮节点:当隐者上升到吊篮下方,由于主绳穿过吊篮,因此必须使用过节点技术越过吊篮,细节略。
9. 重复7,直到到达峰顶。隐者离开系统,收吊篮、主绳、辅绳,上方锁定系统。
需要过节点技术。需要在下方将吊篮提升0.5倍升降距离。需要出(体重-吊篮重量)的力上升。需要吊篮、绳箱和遥控锁。
基本完美。
想了那么多,核心就是一个字:“懒”。如果不是想在上升时借助配重省点力,单绳SRT就可以了。 发布于 2018-09-23 14:08:41
更多如何在滑轮吊升时控制速度?相关问题
问题:如何在滑轮吊升时控制速度?
回答:其实很简单的问题:一自己背负帐篷,二选择露宿,三否则就得客客气气求人混帐自己减负了,还想睡的舒服,好事情不能一个人都占了 详情 >
问题:请问STOP在探洞过程中能否代替胸式上升器使用?在下降和回撤过程中使用两种器械时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回答: 很多人买装备都一头雾水,我来说一下基本的露营装备吧,基本为国产牌子,性价比都是很高的,上初级雪山,走川西都完全足够用了!最多怕冷的睡袋升级为羽绒睡袋。背包: KAILAS 50-60或者60-70 500左右,长途负重包,背负硬,负重不错。普尔兰德(pureland... 详情 >
问题:求有关 冰川、冰川行进和冰川裂缝救援的相关知识汇总!
回答:我的MOUNTRAIL TORRE 是1200买的。看来是价格高了。 详情 >
问题:如何控制滑雪的速度和动作?
回答:每次去练车,我都要穿街而过到对面的小区内车库去推车,刚开始,路人、开店的人、开车的人大多会瞄一眼,更有甚者回头再送一眼,“这女人一身怪怪的服装,是干什么的?!”二年过去了,周边的人也习惯了,骑车飘过时偶尔还会听到一声:看人家,专业队的。你走你... 详情 >
问题:8字环与下降器 有什么区别???
回答:回复 闲云野鹤too 的帖子路过支持回复 闲云野鹤too 的帖子路过支持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