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斜线距离和坡度的计算方法

share

老霞客:支持一下!!! 发布于 2018-11-18 00:33:50

时光幸福:支持好友精彩活动 发布于 2018-11-18 00:29:16

新兴自由人:华夏大地风光无限,支持好友! 发布于 2018-11-18 00:25:52

永远的斑驳:总结得不错。高中数学课代表吧? 发布于 2018-11-18 00:06:32

屌丝Alex:发一个登山斜线距离和坡度的计算方法(把轨迹里每个坐标点的数据变化简化为全程轨迹的数据变化,也许没有那么精确,但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了)。
懒人可以忽略推导过程,直接看下面红色标记的计算公式就行。
一:登山斜线距离的推导过程和计算公式。
如图,登山之后,大家记录的轨迹都可以显示距离、累计爬升和累计下降这三个基础数据。有的朋友想问实际走过的斜线距离是多少,这样心里有底。那我们就来演示一下怎么计算登山的斜线距离是多少吧。
把累计爬升和上山距离看作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上山斜线距离就是斜边,用三角函数的计算公式“上山斜线距离的平方=累计爬升的平方+上山距离的平方”,得出:上山斜线距离=√(累计爬升的平方+上山距离的平方)。
假设累计爬升=1,上山距离=2,那么上山斜线距离=√5。
假设累计下降=1,下山距离=3,那么下山斜线距离=√10。
全程斜线距离=√5+√10=5.398345638
简化的算法:
很多时候,登山的过程中总是既有爬升又有下降,我们并不知道累计爬升走了多长距离,累计下降又走了多少距离,很难分出来爬升和下降的距离分界点。除非是上山只有爬升,下山只有下降,这样理想化的登山路线才能分出爬升和下降分别用了多长距离。所以我们可以用距离、累计爬升和累计下降来得出大致的全程斜线距离。
全程斜线距离=√(距离的平方+(累计爬升+累计下降)的平方)=√(4+25)=√29=5.385164807
与上面得出的数据是基本吻合的(数值变小了点,缩小了不到3/1000,5.398345638/5.385164807=1.002448)。
如果累计爬升和累计下降不同,假设累计爬升=2,累计下降=1,上山距离=2,下山距离=3。
可得出上山斜线距离=√8。下山斜线距离=√10。
全程斜线距离=√8+√10=5.990704785
简化的算法:
全程斜线距离=√(9+25)=5.830951895
与上山下山分开计算的结果也基本吻合(数值再次变小了点,缩小了不到3/100,5.990704785/5.830951895=1.027397)。
还是以一次距离13公里,(累计爬升950米+累计下降850米)/2=900米,每天登山时间6.5小时的活动为例:
简化的全程斜线距离=√(距离的平方+(累计爬升+累计下降)的平方)=√(13000的平方+(950+850)的平方)=13124.02377米。约等于13.1公里。
算上误差:13124.02377米*1.027397=13483.59米,约等于13.5公里。
实际斜线距离就在13.1~13.5公里这个范围里。
可以看出,其实这个斜线距离和距离是差不多的。
最后得出:
简化的全程斜线距离=√(距离的平方+(累计爬升+累计下降)的平方)
二:坡度的计算公式。
我的坡度是用(累计爬升+累计下降)/距离,把全程的坡度平均了。
坡度=(累计爬升+累计下降)/距离
假设累计爬升=2,累计下降=1,上山距离=2,下山距离=3。
坡度=(2+1)/(2+3)=3/5=0.6
以一次距离13公里,(累计爬升950米+累计下降850米)/2=900米,每天登山时间6.5小时的活动为例:
坡度=(950+850)/13000=0.138461538=1.38461538*1/10
用1/10做单位,采用1.38这个数值,和强度的1.0、1.5表示方法相似,方便比较坡度大小。
如果距离还是13公里不变,累计爬升500米,累计下降400米,只有前面爬升下降的一半大小,算出来的坡度是0.69230769*1/10,坡度采用0.69,坡度大小只有前面的一半大小。
和强度大小的比较方式相似,大家心中的尺度几乎一样,方便实际操作。
我是如何计算活动强度/难度等级的——由公式和表格得出精细化计算结果。 发布于 2018-11-17 23:53:49

更多登山斜线距离和坡度的计算方法相关问题

问题:登山斜线距离和坡度的计算方法

回答:这个问题,一般只会出现在长距离,多地形重装吧。其他一般情况根本不用考虑,最多一双中邦登山鞋,加一双轻型徒步鞋。个人觉得带胶鞋有点过时,现在的徒步鞋,可以做得很轻,但是防震防滑效果不是那种胶鞋可以比的,当然,你追求那种所谓的感觉可以考虑用胶鞋... 详情 >

问题:等高线图使用当中的技巧有哪些?

回答: 摔车后如何避免二次伤害?什么是二次伤害?摔车后,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合理检查车况,就有极大的概率会发生第二次摔车或者更严重的后果。相对摔车的第一次伤害,它有更多的不可预见性,往往让人猝不及防。常见二次伤害的来源有哪些?1.你的单车当... 详情 >

问题:爬坡技巧-爬坡的关键在于省力?

回答:国产品牌的质量也许比不上国外品牌,但是性价比还是有的.看看国外品牌离谱的高价,就知道谁更会忽悠了.作为一个中国的消费者,我当然选择国产的品牌.去极端环境玩户外毕竟是少数,我想国产品牌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对户外装备的要求吧 详情 >

问题:徒步登山如何分配体能?

回答: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上班族压力大,如何远离职场抑郁?一辆单车,一壶茶水,一群好友,背上行囊,便可去郊外骑行。可以随时停下来欣赏沿途的行道树,山野不知名的花草,山谷村庄的炊烟,变幻的路景让人赏心悦目;骑行是快乐的,那种几乎毫无戒备、完全放松... 详情 >

问题:冬季运动介绍之高山滑雪:将速度技巧完美结合

回答:笑话,谁告诉你哪国易燃易爆品禁止上公共交通工具的?我在台湾的亲身经历是,地铁火车捷运连安检都没有,更别说什么禁止携带的规定了,问了台湾人,他们说没有这个规定。再给你一篇去过美国的人知乎上的回答,刚搜的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772241我...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