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民族特色的辽、金时的陶瓷
辽、西夏时的陶瓷造型和装饰风格,虽然是从中原名窑学习的,但又根据各自民族的习俗,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辽瓷和西夏瓷,是环境、时代诸因素制约下的产物。金代时制瓷业则在北宋基础上继续发展,耀州窑、磁州窑、钧窑、定窑等名窑,均烧造独具北国粗犷雄浑艺术风格的陶瓷。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观赏几件辽和金时的瓷器。
黄釉凤首瓶
黄釉凤首瓶,辽,高38.1厘米,口径9.7厘米,足径7.6厘米。
瓶花口外撇,细长颈,溜肩,长腹,束胫(音jìng),圈足。颈部贴塑一凤头,前有嘴、后有冠,两侧各塑出凤鸟眼、眉、耳。颈部装饰弦纹多道。通体施黄釉,釉内隐现深色的条状与点状斑纹。
此瓶堆塑手法简练,颈部的凤鸟仿佛伸颈敛翼直立,夸张而不失真。釉内隐现深色的条状与点状斑纹虽为釉料不纯所致,但也增加了釉色的美感。
三彩划花龙纹盘
三彩划花龙纹盘,辽,高2.3厘米,口径17.3厘米,足径12厘米。
盘折沿,边沿处隆起一周,广底,圈足。盘心褐色弦纹内刻划一团龙,张口吐舌,龙身盘曲,龙爪伸张有力,形象威猛传神。
此盘制作规整,设色浓重,黄色的腾龙在绿色的盘体衬托下醒目突出,是辽代三彩器的代表作品。
辽三彩基本取法于唐三彩,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形成自身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其图案多为契丹民族喜见的牡丹、芍药等。釉色方面多用黄、白、绿三色釉料。
白釉红绿彩鱼纹碗
白釉红绿彩鱼纹碗,金,高6.5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5.4厘米。
碗敞口,斜壁,圈足。内外施透明釉,胎体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碗内以红绿彩描绘鱼藻纹,外围有弦纹数道。
此碗构图简洁明快,笔法潇洒自如。
此类红绿彩器,过去一向被认为是“宋加彩”器,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增多,人们发现这种红绿彩器均出土于金代墓葬,不见有北宋墓出土。因此,其时代应为金代。河北观台窑、山东淄博窑、河南鹤壁窑、山西长治窑等金代窑址都出土有此类器物。器形以小碗为主,一般是在白釉器物上以红、绿彩描绘纹饰,再经低温烧制而成。有的器物是以红、绿、黄三种色彩描绘,故又称“金三彩”。
白地黑花猴鹿纹瓶
白地黑花猴鹿纹瓶,金,高63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13厘米。
瓶唇口外撇,短颈,丰肩,直腹,宽圈足,沙底。肩部绘一周黑彩花瓣纹,两组下垂的卷叶纹自肩部蜿蜒至腹,如垂幔一般把瓶腹分为两组画面:一侧泛着涟漪的水边,芦苇点点,直立前行的小猴似在张口呼唤,小鹿驻足;另一侧飞翔觅食的双雁在水面上俯冲欲落。
此瓶造型比例恰当,瓶身的黑彩绘画将猴子的顽皮、小鹿的警觉、双雁的动势刻画得细腻传神。
白釉剔花花鸟纹枕
白釉剔花花鸟纹枕,金,高17.7厘米,面横30.3厘米,面纵26厘米,底横30厘米,底纵24厘米。
枕呈腰圆形,微出沿,枕面前低后高。胎体施化妆土。枕面中心花形开光内剔刻一株折枝花卉纹,枝头上的绶带鸟正在振翅鸣叫。开光外饰卷草纹。枕侧上下随形划弦纹,弦纹之间剔刻缠枝花叶纹。枕身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两个圆形通气孔。
北方地区的磁州窑、定窑、钧窑、耀州窑等瓷窑在金代都有一定的发展,如磁州窑的虎纹枕、定窑的印花器、耀州黄堡窑的月白釉器等都是当时的典型器物。
更多独具民族特色的辽、金时的陶瓷相关问题
问题:冬季最适合去的地方是哪里?
回答:感谢分享,期待更多精品文章 详情 >
问题:为什么骑车进藏的贴子那么火?只有进藏才是终极目标吗?
回答:1、戴骑行眼镜,然后假装别人看不到你。2、再买套花哨的骑行服穿上,以毒攻毒,你就不会觉得戴头盔难堪了。 详情 >
问题:冬天南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回答:美观上还是单板的,但是要是初级滑雪的话建议还是买单板的,要是在商场里面的基本都是单板的,要是去专门的滑雪户外店可能能买到双板的!个人观点 详情 >
问题:请问昆明、丽江、西双版纳,三个地方怎么走比较合理?
回答: 自行车就像一个天使,一直在生命里跳舞。有这么一群漫画家,他们也是骑行爱好者,在闲暇时间,他们就会拿起画笔为心爱的单车涂上色彩。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而自行车,以及其他的体育运动能做到的是——在满是沙尘,没有星光的夜里,为我们的灵魂寻找方... 详情 >
问题:最火的自驾游路线有哪些?请大家推荐?
回答:支持啊! 回复 闲云野鹤too 的帖子支持! 回复 闲云野鹤too 的帖子支持,加油!... 详情 >